桂林二十四巖洞歌二首
其一
秦皇開郡爲桂林(1),古號名邦五嶺陰(2)。
山琢玉篸攢萬疊(3),江分羅帶繞千尋(4)。
青青四顧列羣山,生自天工巧若□(金+孱)(5)。
玲瓏拔地聳層秀,崢嶸嵯峨星斗間(6)。
其中有巖十二所,伏波靈顯存祠宇(7)。
顏公讀書窟室中(8),疊綵北山如列布(9)。
何年龍隱沖霄去(10),鱗鬣形模镵石路。
仙人劉公飛升時(11),巖壁宛然遺舊題。
穿云仙跡次左右(12),清虛道氣多南豀(13)。
白雉聽經生人類,蕭寺豐碑有元記。
信知一性無不通(14),石竇陰陰苔蘚蒙(15)。
西南中隱尤勝絶(16),穿處得名因呂公(17)。
曾公程公皆舊跡(三公皆桂帥也)(18),遺愛在民傳古昔。
沉沉巖谷有余光,炎方勝概神難藏(19)。
周迴不遠郛郭下(20),輪蹄追賞何忙忙。
其二
宜人之地少陵詩(21),閲玩前賢詞意奇。
爛然五詠非虛語(22),位壓坤方佔一維(23)。
青青四顧列羣山,生自天工巧若□(金+孱)(24)。
玲瓏拔地聳層秀,崢嶸嵯峨星斗間(25)。
其中有洞十二所,七星山下棲霞府(26)。
日月華君顯跡靈(27),遇者當時鄭冠卿。
歸到人間已三載,仙洞光陰時末改。
至今舊記傳無窮,玄巖蟠墊聞白龍(28)。
一泓澄碧寒潭瑩,水月圓明下翠峰(29)。
枕城樓觀環俯視,綠鏁喬林春日媚(30)。
秦碑柳記已難觀(31),灕水南流泛渺漫。
慶林巽穴玄風出(32),華景高明隱丹室(33)。
西方虛秀貫山腰(34),南華朝陽風景饒(35)。
夕陽北牖通仙徑(36),白雀嘉蓮池淥凈(37)。
許多佳致卒難題(38),留與詞人賡雅詠(39)。
詩詞類別:寫景抒情
來源:《粵西詩載》
(1)“秦皇”句: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二一四年)始置桂林郡。
(2)五嶺:大庚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
(3)玉篸:篸同“簪”。形容山形如簪。韓愈詩:“山如碧玉簪。”就是描寫桂林的山。
(4)羅帶:綵帶,形容江水。韓愈詩:“江作青羅帶?!? 尋:古時一尋八尺。
(5)□(金+孱)(chán潺):用細鑿雕琢。
(6)星斗:北斗星。
(7)伏波:指伏波巖。曾有漢伏波將軍馬援廟于此。
(8)顏公讀書:指獨秀峰下讀書巖。南朝宋顏延之爲郡守時曾讀書于此。
(9)疊綵:指疊綵山。
(10)龍隱:指七星山之龍隱巖。相傳有龍破壁升天而去。
(11)劉公:指南溪山劉仙巖。相傳仙人劉仲遠曾居此。巖壁石刻記劉仙故事。
(12)穿云:指南溪山穿云巖。
(13)南豀:指南溪山。
(14)一性:本性以有染而喪,修飾以返其初曰一性。《莊子·達生》:“一共性,養其氣,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
(15)石竇:石洞。
(16)中隱:指桂林西郊中隱山,又稱呂公巖。
(17)呂公:指宋人呂愿中。呂于紹興二十三任年靜江府兼廣西經畧安撫使。
(18)曾公:七星山有曾公巖。指曾布。曾布于宋徽宗時任右僕射(即右丞相)。崇寧中謫賀州(今廣西賀縣)別駕。 程公:程公巖,在桂林市東郊屏風山。宋大觀年間程鄰加以修葺,故名。
(19)炎方:南方。 勝概:名勝景物。
(20)郛郭:外城。
(21)少陵:指杜甫,有詩《寄楊五桂州譚》云:“五嶺皆炎熱,宜人獨桂林?!?/p>
(22)爛然:光輝貌。 五詠:南朝宋顏廷之曾作《五君詠》,稱頌竹林七賢中嵇康、向秀、劉伶、阮籍、阮咸五人,在桂林獨秀峰下有顏延之讀書巖。
(23)坤方:西南方。 一維:言四維之一。即一方。
(24)□(金+孱)見前詩注(5)。
(25)嵯峨:山勢高聳貌。
(26)棲霞:指棲霞洞。即七星巖。
(27)華君:傳說中仙人。
(28)白龍:桂林南溪山白龍洞。
(29)水月:水月洞。在桂林伏波山下,臨灕江。
(30)鏁:同“鎖”。
(31)秦碑:秦始皇時所立的碑。 柳記:唐柳宗元所寫的記。
(32)慶林:指西山慶林寺。 巽穴:即風穴。八卦中巽屬風。 玄風:即北風。
(33)華景:指華景洞。
(34)虛秀:指虛秀洞。大石室面平野,室左右皆有徑隧,各敷十百步,穿透兩旁。
(35)南華朝陽:南華洞、朝陽洞均在隱山。
(36)夕陽北牖:夕陽洞、北牖洞均在隱山。
(37)白雀嘉蓮:白雀洞、嘉蓮洞均在隱山。
(38)卒難題:難于題詠完。
(39)賡:繼續。
趙夔
趙夔(生卒年不詳),宋代人。紹興間南遷北歸,常寓正悟寺(在今廣西桂林市,已毀),遍游桂林山水。
朝代:宋代
上一篇:劉克莊《桂州春日五絶句》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袁袠《桂林臥病書懷》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