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七年秋八月
成化七年秋八月(1),自梧州出巡至平樂(2),歷諸險灘。憫舟子勞甚,感嘆有作,手書于郡學,示知音者。
樓船發蒼梧,江水何湯湯(3)。
清灣不時轉,石灘險非常。
顯伏羅虎兕(4),參錯森劍铓(5)。
砰轟地出雷,沸騰釜揚湯(6)。
夾岸山壁立,澗谷緣其傍。
深陡力難爲,無路兼無梁。
引纜既弗能,操槳亦有妨。
篙師極力進(7),羣呌如發狂。
道甫逾半千(8),灘數百十長。
繼旬始能達,疲憊已莫當。
僱直僅足食(9),曷有嬴余糧。
所幸得無虞(10),勞損不自傷。
長江有巨賈,連舟豎危檣。
開帆趁好風,破浪飛汪洋。
無煩役心力,倏至千里疆。
得售重利還,里閭夸富強(11)。
一時或不戒,傾摧見災殃。
乃知覆載間(12),人事誠渺茫。
淹速雖靡同,夷險未易量。
因之發警悟,省已益不遑(13)。
盡瘁固所甘,幸至非所望。
循理聽自然,終始永弗忘。
詩詞類別:寫景抒情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桂山詩
(1)成化:明憲宗朱見深年號。成化七年即公元一四七一年。
(2)平樂:府名,故治在今廣西平樂縣西南。
(3)湯(shāng商)湯:大水急流貌。
(4)羅:分布,排列。虎兕(sì寺):此喻危險的礁石。
(5)參錯:參差錯雜。劍铓(máng忙):劍的鋒芒。喻尖削的礁石。
(6)釜:古代的一種鍋。
(7)篙師:撐船熟手。
(8)甫:才,剛。
(9)僱直:工錢。直,值,報酬。
(10)虞:憂患。
(11)里閭:鄉里。
(12)覆載:天地的代稱。
(13)不遑:無閑暇。
韓雍
韓雍(公元一四二二——一四七八),字永熙,明代長洲(今江蘇吳縣)人。英宗正統進士,授御史,巡按江西,天順中歷兵部右侍郎。時廣西瑤壯人民據大藤峽(在今桂平縣城西北約六十里)起義,憲宗成化元年至三年(公元一四六五——一四六七),雍以左僉都御史統兵十六萬進圍,殺掠義民數萬,并斷峽之大藤。后曾提督兩廣軍務。官終右都御史,致仕卒。武宗時追謚襄毅。有《襄毅文集》。
朝代:明代
籍貫:江蘇吳縣
上一篇:黃榜書《感事步王藎宣杜工部《秋興》原韻(庚子)》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韓雍《成化二年春王師平南夷》懷古詠史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