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俞安期《游興安乳洞三首錄一》詠[廣西壯族自治區]·乳洞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明)俞安期
遠叩三重戶①,如登十二樓②。
燎過翻蟄燕③,履墮犯潛虬④。
雪乳浮沙積, 霞紋抱石流。
桃源津可問⑤,隔水見平疇⑥。
【題解】
乳洞在興安縣城西南茅坪村龍蟠山。分上中下三洞,上洞又名飛霞洞,地平寬廣,鐘乳石十分壯觀;中洞又稱駐云洞,上下平坦,洞呈圓形,光線充足有清康熙年間雕的觀音像六尊;下洞又叫噴雷洞,洞底有許多巨大的鐘乳石,泉水由石壁流出,于洞底匯成一道溪流,洞深處有石乳凝成的水池,狀如梯田,號“龍田”。三洞景色天然,被譽為勝南州,有“湘南第一洞”之稱。此詩感嘆乳洞之奇美,將其比作仙境和桃花源。
【作者】
俞安期,明人,生平見前《漓江舟行》詩。
【注釋】
①三重戶:指乳洞之上中下三洞。②十二樓:此句將乳洞比作仙人居所。漢東方朔《十洲記》謂昆侖山上有仙人所居“玉樓十二所”。③燎:放火燒山開荒。此為古代南方的耕作方式。翻:翻飛。蟄燕:此謂經過冬天蟄伏的春燕。④虬:虬龍。⑤桃源:桃花源。津:橋梁或渡口。⑥平疇:平坦的田野。
上一篇:(清)彭榕《鏵嘴分流》詠廣西壯族自治區靈渠詩詞
下一篇:(明)嚴震直《游湘山寺》詠廣西壯族自治區湘山寺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