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張聯桂《望桂林陽朔沿江諸山放歌》詠[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清)張聯桂
桂林山勢天下雄, 陽朔一境多奇峰①。
天窗仰視皆突兀, 壁立千仞摩蒼穹②。
馬駝獅象不一狀, 如瓶如塔如金鐘。
云鬟霧帔降神女③, 虬髯駝背疑仙翁④。
起伏倚立各逞態, 或斷或續江西東。
嵌空巨洞忽變幻, 上逗日月光玲瓏⑤。
樵牧路絕石圓滑⑥,巉嵯巧峭誰磨礱⑦?
五丁開鑿不到此⑧, 疑是鬼斧矜奇功⑨。
旁緣苔蘚翠欲滴⑩, 雷雨驟至云蒙蒙。
倏然岌嶪俱不見⑾, 時露鱗甲游群龍。
須臾雨過云亦散, 依舊萬朵青芙蓉。
樹頭飛瀑垂匹練, 跳珠戛玉鳴琤琮⑿。
左右應接殊不暇, 山陰仿佛追行蹤⒀。
惜哉唐宋遷謫地, 名賢縱到嗟途窮⒁。
何心游賞勤題吟, 致使晦跡蠻煙中⒂。
欲移拳石置園囿⒃, 舉世智巧無愚公⒄。
西川王宰如再出, 未知五日摹能工⒅。
重來放眼嘆奇絕, 終愧行色殊匆匆⒆。
【題解】
從桂林到陽朔一段漓江,長約40公里,其山水風光妙絕天下,尤其是兩岸山巒,造形奇特,連綿不絕,仿佛是天然的山水畫屏。此詩詩人以己心度景物,以景物印證己心,使筆端的山色水光更為綺麗。
【作者】
張聯桂,字丹叔,清江都(今屬江蘇)人。咸豐時為太常博士,出為慶遠府同知,同治十年(1871)任廣西賀縣知縣,后累官至廣西巡撫。有《延秋館詩鈔》。
【注釋】
①奇峰:漓江陽朔境內多奇峰。鄺露《赤雅》:“陽朔道上諸峰,如筍出地,各不相依。三峰九疑,折城天柱者數十里,如樓通天,如闕刺霄,如修竹,如高旗,如人怒,如馬嚙,如陣將合,如戰將潰,漓江荔水,捆織其下,蛇龜猿鶴,焯熠萬態。”②摩:接近。蒼穹:蒼天。③霧帔:形容披肩的輕薄,暗寫云霧籠山的特點。④虬髯:蜷曲的胡須。⑤逗:引。玲瓏:明徹的樣子。⑥樵牧:樵夫和牧人。⑦巉嵯:山勢高峻貌。磨礱:磨制。⑧五丁:傳說中的五位大力士。《華陽國志·蜀志》和《水經注·沔水》記載:古蜀國有五位壯士,能力舉萬鈞、移動山崖。秦惠王要伐蜀而不識路,于是造五石牛,置金于石牛尾后,說是金牛屙金,愿把石牛送給蜀王。蜀王信以為真,派五丁開路拉石牛歸蜀,為秦開辟了通蜀的道路。⑨矜:夸耀。⑩旁緣:旁邊。(11)倏(shu)然:忽然。岌嶪:高聳貌。(12)戛(jia):擊。琤(cheng)琮:象聲詞,這里形容玉石相擊聲。(13)山陰:古縣名。今浙江紹興,位于會稽山北。《世說新語》: “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14)嗟途窮:為處于絕路而嘆息。(15)晦跡:隱藏勝跡。(16)拳石:拳頭般大的石頭,代指山。《禮記·中庸》:“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卷,通拳。園囿:培植花木、喂養鳥獸的地方。(17)愚公:《列子·湯問》記載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因太行、王屋二山阻路,因率子孫挖山不止,有人笑其愚,愚公謂子子孫孫沒有窮盡而山不會增高,總有一天會搬掉兩座大山。(18)“西川”兩句謂假若王宰復出,不知道能不能在五天內將漓江沿岸諸山描摹出來。西川,西蜀。王宰,唐代蜀地人,善畫山水。杜甫《戲題王宰山水圖歌》: “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山。”摹:臨摹,描繪。(19)行色:旅行時的狀況。
上一篇:(宋)黃庭堅《到桂州》詠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詩詞
下一篇:(元)陳孚《邕州》詠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