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蘇軾《南華寺》詠[廣東]·南華禪寺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宋)蘇軾
云何見祖師①?要識本來面②。
亭亭塔中人③,問我何所見。
可憐明上座, 萬法了一電④。
飲水既自知, 指月無復眩⑤。
我本修行人⑥,三世積精練⑦。
中間一念失, 受此百年譴⑧。
摳衣禮真相⑨,感動淚雨霰⑩。
借師錫端泉(11),洗我綺語硯(12)。
【題解】
南華禪寺在韶關南20公里,依大庾嶺,傍北江支流曹溪。為中國著名佛教寺廟之一,初名寶林,創建于南朝梁天監三年(504)。唐儀鳳二年(677)中土禪宗六祖慧能在此主持,發展禪宗南派,故禪宗南派稱之為“祖庭”。唐代敕名“中興寺”、“法泉寺”,宋初賜名“南華禪寺”。今存有唐代卓錫泉、宋朝靈照塔等遺跡。北宋紹圣元年(1094)蘇軾貶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南下赴貶所經此,因作此詩。唐宋以來,士子受禪宗影響較大,蘇軾尤精佛學,此詩借南華寺及六祖故事表達一種人生徹悟和悲涼之感。
【作者】
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生平見前江蘇《送鄭戶曹》詩。
【注釋】
①祖師:指六祖禪師慧能。②本來面:本來面目。禪宗指人人本有的心性。③塔:指六祖塔,慧能卒后葬南華寺。④“可憐”兩句寫六祖故事。《傳燈錄》:“道明禪師聞五祖密付法衣與盧行者(六祖慧能,俗姓盧,少孤,采薪供母,至韶州寶林寺投五祖,為行者,得五祖衣缽相傳,返曹溪),即躡跡追逐,至大庾嶺,曰:‘我來求法,愿行者開示于我?!嬖唬?‘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是個明上座本來面目。’”(又見《六祖壇經·行由品》)一電:喻示法點悟。⑤“飲水”兩句謂理解佛理全憑自己體會,不能舍本逐末。《楞嚴經》:“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月為體,此人豈惟亡失月輪,亦亡其指?!雹扌扌校悍鸾掏街^依據佛說教義去實行為“修行”。⑦精煉:即佛語精進,意謂在修行中不懈努力。⑧“中間”兩句寓身世之感。“受此百年譴”言屢受打擊和貶謫的人生經歷。⑨摳衣:古禮,見尊長時提起衣服的前襟,以示恭敬。《禮記·曲禮上》:“摳衣趨隅,必慎唯諾?!闭嫦啵褐噶嬲嫔怼!秱鞣ㄕ谟洝罚骸傲嬗陬W谙忍於晔炯?,塔真身于曹溪?!睋f其塔名靈照?!雹怫?(xian):下雪前降的小冰粒。⑾泉:指卓錫泉?!秱鳠翡洝罚骸傲娉踝〔芟垮a泉涌,清涼甘滑,贍足大眾。”《曹溪志》:“卓錫泉,一名明通泉,凡泉脈枯,僧持祖衣往叩,即通流。”⑾綺語:華美的語句。
上一篇:(清)龔鼎孳《飛來峽》詠廣東飛來峽詩詞
下一篇:(宋)向子諲《減字木蘭花·登望韶亭》詠廣東韶石山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