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蘇軾《廣州蒲澗寺》詠[廣東]·白云山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宋)蘇軾
不用山僧導我前, 自尋云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臨無地①, 百尺飛濤瀉漏天②。
昔日菖蒲方士宅③, 后來薝蔔祖師禪④。
而今只有花含笑⑤, 笑道秦皇欲學仙⑥。
【題解】
北宋紹圣元年(1094),因新舊黨爭,蘇軾由知定州被詔責英州,旋貶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不得簽署公事,遂攜妾朝云及子蘇過赴貶所,九月過廣州,此詩即作于其時。此詩描寫了蒲澗寺及其周圍的風物和傳說,還諷刺了秦始皇求仙的愚蠢,表現作者在逆境中仍能保持一種樂天知命、坦然自處的態度。作者在廣州同時作詩多首,其離開廣州時作《以廣州》詩曰:“朝市日已遠,此身良自知。三杯軟飽后,一枕黑甜余。蒲澗疏鐘外,黃灣落木初。天涯未覺遠,處處名漁樵。”也可見作者的這種態度。此詩原有注:“地產菖蒲十二節,相傳安期生故居,始皇訪之于此。”
【作者】
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生平見前江蘇《送鄭戶曹》詩。
【注釋】
①章:大樹。②瀉漏天:意說山泉飛瀉似從天而降。蜀地多雨,俗稱“漏天”。此處借用。③菖蒲方士:指安期生。蒲澗多生菖蒲,稱九節菖蒲,相傳秦方士安期生采服仙去。④薝(zhan)蔔(pu):花名,梵語,義譯為郁金花。唐盧倫《送靜居法師》詩: “薝蔔名花飄不斷,醍醐法味灑何濃。”祖師禪:佛教禪宗主張以心傳心,祖輩相傳,不立文字,謂之“祖師禪”,與《楞伽經》之“如來禪”相對而言。以如來禪為教內未了之禪,以祖師禪為教外別傳至極之禪。⑤作者自注:“寺中多含笑花。”歐陽修《歸田錄》云丁晉公(丁謂)有“草解忘憂憂底事,花名含笑笑何人”句。⑥秦皇:秦始皇。
上一篇:(清)屈大均《木棉三首錄二》詠廣東西江詩詞
下一篇:(清)杭世駿《菖蒲澗》詠廣東白云山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