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群玉《登蒲澗寺后二巖三首》詠[廣東]·白云山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唐)李群玉
五仙騎五羊, 何代降茲鄉①?
澗有堯年韭②, 山余禹日糧③。
樓臺籠海色, 草樹發天香。
浩嘯波光里④, 浮溟興甚長⑤。
行盡崎嶇路, 驚從汗漫游⑥。
青天豁眼快⑦, 碧海醒心秋⑧。
便欲尋河漢, 因之犯斗牛⑨。
九霄身自致, 何必遇浮丘⑩。
南溟吞越絕⑾, 極望碧鴻濛⑿。
龍渡潮聲里, 雷喧雨氣中。
趙佗丘垅滅⒀, 馬援鼓鼙空⒁。
遐想魚鵬化, 開襟九萬風⒂。
【題解】
蒲澗寺舊址在白云山滴水崖之濂泉旁,二戰時毀于戰火。古時蒲澗中盛產菖蒲草,相傳秦方士安期生曾在此服食九節菖蒲而成仙。傳說蒲澗寺即建于安期生舊宅,舊時以農歷七月二十五日為安期生升仙日,廣州人此日競相登山游覽,到蒲澗洗濯。澗上滴水崖,峭壁凌空,時有飛瀑下瀉,故有大小水簾洞之稱。蒲澗濂泉的流水特別甘美,又名甘溪。此詩從廣州的傳說寫起,俯仰古今,馳騁想象,贊美了白云山的美麗,表達了作者登山后胸襟為之開闊、飄飄欲仙的感受。
【作者】
李群玉,唐代詩人,生平見前湖北《漢陽春晚》詩。
【注釋】
①“五仙”兩句寫關于五仙騎羊降于廣州的傳說。唐鄭熊《番禺雜記》:“廣州昔有五仙騎五羊而至,遂名五羊?!毕鄠鞴艜r有五仙人各執谷穗一莖乘車至廣州城,留下谷穗給州人,騰空而去,羊皆化為石,見《太平寰宇記·嶺南道·廣州》引《續南越志》。關于五仙騎五羊賜穗于廣州時間有多種說法,或曰發生于周夷王時,或曰為戰國時南海人高固任楚相時。②堯年韭:即菖蒲。《典術》載:“堯時天降精于庭為韭,感百陰之氣為菖蒲,故曰堯韭?!雹塾砣占Z:草名,麥門冬之別稱?;蚍Q自然谷、禹余糧。《博物志》:“海上有草焉,名蒒,其實食之如大麥,七月稔熟,名曰自然谷。或曰禹余糧?!雹芎茋[:浩然長嘯。嘯,嘬口發出聲音。⑤浮溟:游泛于海。興甚長:游興更濃。⑥汗漫游:遨游于廣闊的海天中。汗漫,廣漠無垠。⑦豁眼快:豁然開朗而舒快。⑧醒心秋:消除了心中憂愁。秋,愁。⑨“便欲”兩句寫身欲騰空而浮的感受。晉張華《博物志》載天河與海通,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見有浮槎來去,不失期。一人懷奇志,乘槎而去,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郡訪嚴君平則知之。后至蜀問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焙訚h,天河。⑩“九霄”兩句言意謂自己便可上九霄去,何須浮丘援引。浮丘,傳說周靈王時人,曾偕王子晉上嵩山,后到廣東羅浮山,學道成仙。(11)越絕:百越極盡之地。(12)鴻濛:此形容海天浩茫。(13)趙佗:也稱尉佗,秦末為南海尉,天下亂,自立為南越武王,后臣服于漢。(14)馬援:東漢名將,光武帝時,交趾生動亂,九真、日真、合浦三郡響應,馬援拜伏波將軍,以兩年時間平定,立銅柱紀功而還,封新息侯。(15)《莊子·逍遙游》: “北溟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徙于南溟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上一篇:《木棉(三首錄二)·(清)屈大均》詠廣東山水名勝詩詞
下一篇:(清)錢大昕《頂湖山慶云寺》詠廣東鼎湖山·慶云寺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