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宋褧《燕都》詠[北京]·北京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元)宋褧
萬戶千門氣郁蔥①,漢家城闕畫圖中②。
九關上徹星辰界③,三市橫陳錦繡叢④。
玉碗金杯丞相府⑤,珠幢寶剎梵王宮⑥。
遠人縱睹爭修貢⑦,不用雕戈塞徼通⑧。
【題解】燕(yan)都,元帝國都城大都,即今北京。春秋戰國時為燕國都城,故又稱燕京或燕都,元至元九年(1272)定都于此,名大都。此詩描寫元代北京城的恢宏氣勢和繁華景象,夸耀大元帝國的聲威。
【作者】
宋褧(1292—1344),元代文學家。字顯夫,宛平(今屬北京)人。泰定元年(1324)進士,除秘書監校書郎,改翰林國史院編修官,累官至翰林直學士兼經筵講官。詩文與其兄宋本齊名,稱“二宋”,有《燕石集》。
【注釋】
①郁蔥:氣旺盛貌。宋梅堯臣《江寧李諫議》詩: “陛下始封地,氣象常郁蔥。”②城闕:都城,京城。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聚斂貢城闕。”仇兆鰲注:“京師有闕,得稱城闕。”③此句言重重城樓直聳云天。九關,此謂大都重重城樓。徹,達。④三市:泛指鬧市。元關漢卿《蝴蝶夢》雜劇第一折: “我這里急急忙忙過六街,穿三市……”⑤玉碗金杯:舊時堪輿家謂福地為“玉碗金杯”。宋曾慥《類說·語林·玉碗金杯》:“李衛公宅在安邑桑道茂,謂之玉碗;牟相宅在新昌北街,謂之金杯。”⑥珠幢(chuang):以珠為飾的佛幢。幢,佛教一種柱狀標幟,建于佛前,表示麾導群生、制服魔眾之意。有寫經其上,稱“經幢”。另有石柱形小經塔,稱“石幢”。寶剎:此謂佛塔。梵王宮:佛寺。⑦修貢:獻納貢品。⑧雕戈:刻繪花紋的戈,此代指武力。塞徼(jiao):邊塞,邊關。
上一篇:(唐)祖詠《望薊門》詠北京北京詩詞
下一篇:(明)楊四知《宿白塔寺》詠北京妙應寺白塔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