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董榖《玉蝀橋》詠[北京]·北海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明)董榖
正愛湖光澄素練, 卻看人影度長虹。
宮墻埤堄斜臨碧①, 水殿罘罳遠映紅②。
宛轉銀河橫象緯③, 依稀太液動秋風。
西華門外塵如海④, 一入天街迥不同⑤。
【題解】玉蝀橋即金鰲玉蝀橋,橫跨于北海、中海碧波之上。橋東西各有明世宗所建牌坊一座,西名金鰲,東號玉蝀,橋因之得名。橋為石砌,雕欄迂曲,宏偉壯麗,現已改建。蝀(dong),螮(di)蝀。古書稱虹為“螮蝀”。此詩寫玉蝀橋如長虹臥波般的壯麗。
【作者】
董榖.字碩甫,號白塔山人、碧里山樵,浙江海鹽人。明正德時舉人,曾任安義知縣、漢陽知府。好著述,有《碧里雜存》等。
【注釋】
①埤堄(pi ni):城上有孔的矮墻。②罘罳(fu si):古代設在門外或城角上的屏墻,上有孔,形似網,用以守望和防御。③象緯:原指象數讖緯,象數即龜筮之術,讖緯即讖錄圖緯、占驗術數之書,亦以之指星象經緯,即日月星辰。唐杜甫《游龍門奉先寺》詩: “天闕象緯逼,云臥衣裳冷。”此句如杜詩,以“象緯”描寫星辰橫陳之勢。④西華門:明代紫禁城(即今故宮)的西城門。玉蝀橋在紫禁城西北,道路通西華門。⑤迥不同:大不同。
上一篇:(清)沈用濟《燕山》詠北京燕山詩詞
下一篇:(清)陳文述《鳳城春柳詞》詠北京北海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