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趙彥倫《教弩臺》詠[安徽]·教弩臺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清)趙彥倫
方生春水正憐君①,四越巢湖遠略勤②。
東去長江當一面③,南來逸鹿竟三分④。
于令斷鏃刓苔繡⑤,想見嚴城勒陣云⑥。
千載肥津資重鎮⑦,崇臺酹酒吊將軍⑧。
【題解】教弩臺在合肥逍遙津公園旁。又稱明教臺、曹操點將臺,是三國曹操當年構筑的一處軍事堡壘。據說曹操曾在此訓練五百名弓箭手以御東吳水師,故名。舊時臺上廣植松樹,濃陰蔽日,稱“教弩松陰”,被好事者列為古廬陽八景之一。今臺上仍存屋上井、明教寺、聽松亭等勝跡,樓閣巍峨,樹木疊翠,風景宜人。此詩緬懷歷史,想象當年戰場的激烈壯觀的場面,為吊古之作。
【作者】
趙彥倫,字懿士,號云持,合肥人。清同治元年(1862)舉人,有《云無心軒詩集》。
【注釋】
①《三國志》:“(建安)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須,(孫)權與相拒月余。曹公望權軍,嘆其整肅,乃退。”裴松之注引《吳歷》,中有“權為箋與曹公,說‘春水方生,公宜速去’”的話。君:指曹操。②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載,曹操先后于建安十八、十九、二十一、二十二年四次渡越巢湖與孫權交戰。遠略:遠征。③此句言東吳據有江南。④南來:當時魏王都在鄴(今河南臨漳縣),位于合肥北,故云南來。逸:失去;鹿:獵獲目標,喻政權。三分:三分天下。⑤鏃(zu):箭頭。刓(wan):刻。⑥嚴城:防守嚴密的城池(指合肥)。勒:止,制止。指魏將張遼擊退吳軍的進攻,此句是作者想象當年吳魏兩軍攻戰的激烈。⑦肥津:肥河。重鎮:指合肥。⑧崇臺:高臺,指教弩臺。將軍:指曹操。
上一篇:(明)高啟《題安慶城樓》詠安徽安慶詩詞
下一篇:(清)張瑩《夜泛菱湖》詠安徽菱湖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