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旄頭
【出典】 《史記》卷二七《天官書》:“昴曰髦頭,胡星也?!碧啤埵毓潯妒酚浾x》:“昴七星為髦頭,胡星,亦為獄事。明,天下獄訟平;暗為刑罰濫。六星明與大星等,大水且至,其兵大起;搖動若跳躍者,胡兵大起;一星不見,皆兵之憂也?!?/p>
【釋義】 旄頭,即髦頭,指昴星。古人認為它是胡星,它的搖動是“胡兵大起”的征象。后因以“旄頭”為詠民族戰爭的典故。
【例句】 ①北望旄頭今已滅,河漢淡,兩臺星。(趙彥端《江城子·上張帥》1460)這里以“旄頭滅”代指金兵戰敗,贊頌張帥的戰績。②飛箭集,旄頭墜,長圍掩,郭東傾。(劉褒《六州歌頭·上廣西張帥》2124)這里以“旄頭墜”代指敵軍被擊敗。③談笑里、旄頭泛掃,斗杓旋斡。(劉克莊《滿江紅·傅相生日癸亥》2618)這里以“旄頭”喻指元兵,謂傅相在談笑之中即可使元兵消滅,意在贊頌他的軍事指揮才能。④喜奎星來聚,旄頭都掃。(劉克莊《滿江紅》[禮樂衣冠]2619)這里用以點出對方消滅金兵的功績。⑤見說旄頭星落,半夜天驕隕墜,玉壘陣云收。(吳潛《水調歌頭·和梅翁韻預賦山中樂,己未中秋中浣書于老香堂》其四2769)這里以“旄頭”與“天驕”對舉,當是指該年元憲宗蒙哥攻宋受阻,在四川合川城下死去。⑥貫索旄頭息焰,斗極泰階動色,歸佐太平基。(李曾伯《水調歌頭·戊申送厲守赴濡須漕》2800)這里以“旄頭息焰”指金國滅亡,表現欣喜之情。
上一篇:典故《弄琴牙》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旄干》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