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楮葉工夫
【出典】 見“刻楮三年”條。
【釋義】 戰國時,有巧匠能用玉做成楮樹葉,可以亂真。列子認為這種人造的東西不足珍貴。后常用作摹仿亂真的典故。
【例句】 楮葉工夫,辛苦似、鏤冰炊礫。(劉克莊《滿江紅》[楮葉工夫]2616)這里用“楮葉”之典,是為了否定人工雕琢,引出下文“天工巧處,自然形色”的議論。
詩詞典故·楮葉工夫
【出典】 見“刻楮三年”條。
【釋義】 戰國時,有巧匠能用玉做成楮樹葉,可以亂真。列子認為這種人造的東西不足珍貴。后常用作摹仿亂真的典故。
【例句】 楮葉工夫,辛苦似、鏤冰炊礫。(劉克莊《滿江紅》[楮葉工夫]2616)這里用“楮葉”之典,是為了否定人工雕琢,引出下文“天工巧處,自然形色”的議論。
上一篇:典故《楚魄難招》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樗櫪社》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