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難諶),命靡常。》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天難諶),命靡常。》出自:《書經》名言名句
《(天難諶),命靡常。》譯文如下:
(咸有一德)
天命是沒有一定的。如果君王不能修明德行,天命仍會轉移他人。
太甲即位三年,暴虐無德,不遵湯法。于是伊尹放逐太甲,代行攝政三年。三年后,太甲悔過向善,所以迎回太甲,授還政權。太甲既歸,伊尹辭官退隱,又怕太甲德性不純,所以再次警誡他。
《(天難諶),命靡常。》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天難諶),命靡常。》出自:《書經》名言名句
《(天難諶),命靡常。》譯文如下:
(咸有一德)
天命是沒有一定的。如果君王不能修明德行,天命仍會轉移他人。
太甲即位三年,暴虐無德,不遵湯法。于是伊尹放逐太甲,代行攝政三年。三年后,太甲悔過向善,所以迎回太甲,授還政權。太甲既歸,伊尹辭官退隱,又怕太甲德性不純,所以再次警誡他。
上一篇:《弗為胡成。》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下一篇:《常厥德,保厥位,厥德靡常,九有以亡。》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