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記載:陳太丘和一位朋友約好在中午相會。過了中午,那位朋友沒來,他不再等就走了。走了不久,那位朋友來了。當時陳太丘的兒子元方才七歲,正在門外玩。那朋友問他的爸爸在不在家。元方說,等您等了好久您也不來,他已經走了。那朋友一聽,當時大怒,說,真不是人,和人約好了,丟下別人自己走了。元方說:“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朋友很慚愧下車拉他,他掉頭就走了。
本段大意:說明元方自幼聰明,善于應對,并懂得“信”、“禮”。家君:指自己的父親。期:約。本條大意:當兒子面前罵他的父親,那是不懂得禮。
上一篇:《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