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chéng),譬之精金,無(wú)銅鐵之雜。金有一分銅鐵之雜,則不精;德有一毫人偽之雜,則不純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明·薛瑄《薛文清公讀書錄》卷六,重道立德類名言句子
誠(chéng)實(shí),就像是精純的金子,不能有銅鐵等成分混雜在里面。金子中有一分的銅鐵混雜在里面, 就不精純; 人的品德中有一絲世俗之人的虛偽混雜在里面, 就不完美了。
《誠(chéng),譬之精金,無(wú)銅鐵之雜。金有一分銅鐵之雜,則不精;德有一毫人偽之雜,則不純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明·薛瑄《薛文清公讀書錄》卷六,重道立德類名言句子
誠(chéng)實(shí),就像是精純的金子,不能有銅鐵等成分混雜在里面。金子中有一分的銅鐵混雜在里面, 就不精純; 人的品德中有一絲世俗之人的虛偽混雜在里面, 就不完美了。
上一篇:《贈(zèng)言以名位期人,不若以德業(yè)勉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道之在人,猶水之在地也.人之求道,猶之掘地而求水也.然則水無(wú)不在地,人無(wú)不載道也審矣.而謂水有不流,道有不傳可乎?顧掘地者,或棄井而逃,或自甘于混濁咸苦,終身不見甘泉而遂止者有之.然而得泉者亦已眾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