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之于人大矣,然其實則皆人性所固有,人道所當為;以其得之于心,故謂之德,以其行之于身,故謂之行,非固有所作為增益,而欲為觀聽之美也。士誠知用力于此,則不唯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以及夫天下國家。》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宋·朱熹《學校貢舉私議》,重道立德類名言句子
道德品行對于人來說意義重大呀, 然而它的內容都是人性本應就有的, 根據做人的道理來看是應該做的; 因為它是從內心獲得的,所以稱之為德; 因為它是從行為中體現的,所以稱它叫行,并不是一定要有意做作來表現, 而要成為好看好聽的東西。 讀書人如果確實知道努力去做這些,那么不僅僅可以用來修養自身,還可以推廣來教育他人, 更可以推及到天下國家。
上一篇:《若為道者,厭其卑近以為不足為,而反務為高遠難行之事,則非所以為道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古人不求名聲,不較勝負,不恃才智,不矜功能,故通體皆是道義.》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