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處,當執謙,然不可媚悅,才媚悅,則與天地正大之情不似。諂諛二字,修己治人之大病。諛人者,固是小人;好人諛者,亦非君子。自修則不聞過,治人則惡日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清·張伯行《學規類編》 卷十六,慎獨自律類名言句子
與人相處, 應當做到謙虛, 然而不能諂媚取悅別人, 只要剛去諂媚以取悅于人, 就有違天地正大之情。 諂諛二字, 是修養自身、 管理百姓的大忌。 向別人諂媚的人, 當然是小人; 喜歡別人逢迎自己的, 也不是君子。 這樣的人修養自身時就聽不到自己的過錯, 治理百姓時就會積累許多罪過。
上一篇:《存心養性,只在慎獨工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