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之教者,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于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禮記·學記》,重法善教類名言句子
現在一般的教師,只吟誦學生所看的竹簡的文字,發問太多,并且急于趕進度, 而不顧學生對學得的知識是否牢固, 使得學生學習沒有什么自覺性, 教師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 這種教育方法既然違背了教學原則, 學生的學習當然也達不到學習的目的。這樣, 使得學生厭惡學習, 埋怨老師, 把學習當作苦難之事, 而不知道學習的好處。如此雖然學完了課業, 但所學的東西很快就會迅速遺忘,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大概就是這個原因吧!
上一篇:《大學之法,禁于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