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點拔·寫景中的聯(lián)想和想象名言大全
技法解說
聯(lián)想,就是根據(jù)事物間的各種聯(lián)系,由這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維活動。聯(lián)想的最大特點是由此及彼,它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追溯古今,縱覽天地;也可以擺脫類別的約束把相似、相近乃至相反的事物聯(lián)結(jié)組合。把聯(lián)想運用于寫景,可以使思路開闊,文筆縱橫,從而把景物描繪得具體形象,生動豐富。
聯(lián)想的種類很多,在景物描寫中常運用以下幾種聯(lián)想的方法:
一、接近聯(lián)想
由于時間或空間的接近,當感知甲事物時,便想起與之有時空聯(lián)系的乙事物。比如,朱自清《春》中所描寫的:“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由春花聯(lián)想到秋實,突出了花的芬芳和艷麗。再如蘇軾的詩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由于時間的接近而打破了空間的距離,詩人看到溝塘和江河岸邊遍地的“蔞蒿”、“蘆芽”,便聯(lián)想到在這個時令中江河里肉質(zhì)鮮美的“河豚”。
二、因果聯(lián)想
感知甲事物,很自然地想起與之有因果聯(lián)系的乙事物。例如,“……因為島嶼擋住了它的轉(zhuǎn)動。它狠狠地用腳踢著,用手推著,用牙咬著。”由原因推測結(jié)果,展開聯(lián)想,生動地描繪出海浪沖擊島嶼,拍打巖石的情狀。
三、移情聯(lián)想
寫作主體(作者)的感情投射到描寫對象里而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例如,“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當老舍以滿懷的喜悅和贊美之情觀賞著濟南的水光天色時,眼前的水、水藻、垂柳仿佛也都有了感情,它們相互理解、相互體貼。同樣的道理,草木無情人有情,當主體的感情投射到描寫景物中時,這些花草樹木仿佛也都有了親愛之情,正如杜甫筆下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四、移覺聯(lián)想
由一種器官的感覺喚起另一種器官的感覺,并由此展開聯(lián)想。請看魯彥《聽潮》中的一段文字:
“遠處燈塔上的紅光鑲在黑暗的空間,像是一顆紅玉。它和那海面的銀光在我們面前揭開了海的神秘……我們的腳下仿佛輕松起來,平靜地,寬舒地,帶著欣幸與希望,走上了那銀光的路,朝向紅玉的瓊臺走了去。”
這段文字是由視覺引起的動感錯覺聯(lián)想。這類聯(lián)想又稱為“通感”。運用這種聯(lián)想方法常常把景物描繪得充滿詩情畫意,并引發(fā)讀者無限的遐思。
想象,是在已有事物形象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思維過程。比如,朱自清《春》中描繪的優(yōu)美景物并不是作者視野中自然景物的實錄,而是作者根據(jù)自己平時對江南春景的觀察和感受,在寫作時,選取儲存于腦海中的形象重新加以組合,按時令的變化,依次描繪出“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通過描繪這一幅幅絢麗多彩的圖景,淋漓盡致地抒發(fā)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寫作能力是一個人語文素質(zhì)的綜合體現(xiàn),寫作作為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精神勞動,要在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寫出有新意的好作文,聯(lián)想和想象是必不可少的。為此,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培養(yǎng)我們的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首先,要注意培養(yǎng)我們的觀察力。
要想寫出精彩、生動的內(nèi)容就必須留心觀察生活,這是聯(lián)想和想象的基礎(chǔ),也是描寫的依托。所謂觀察就是“看”,一般來說,就是對周圍的客觀事物仔細地看,反復地看,再認真思考,推敲琢磨。茅盾曾說:“想象的來源就是觀察。”觀察是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源泉。不經(jīng)過細心觀察,就難以寫出高水平的作文來。
其次,要有意識地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思維活動的訓練,培養(yǎng)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
聯(lián)想和想象,其本質(zhì)是由一個形象想到相似或相關(guān)的另一個形象,由一個形象創(chuàng)造出另一個形象。它根據(jù)人們對現(xiàn)實的記憶或經(jīng)驗,把事物聯(lián)想、想象得更加逼真、形象。想象是一種美麗的勞作,想象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核心,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就源于想象。只要是創(chuàng)作都需要想象,想象是每一件優(yōu)秀作品的生命力。寫作時,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才能“籠天地于形內(nèi),挫萬物于筆端”,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的意境、感人的藝術(shù)形象。
例文評析
鼎湖山聽泉
山西◇謝大光
江輪挾著細雨,送我到肇慶。冒雨游了一遭七星巖,走得匆匆,看得蒙蒙。趕到鼎湖山時,已近黃昏。雨倒是歇住了,霧漫得更開。山只露出窄窄的一段綠腳,齊腰以上,宛如輕紗遮面,看不真切。眼不見,耳則愈靈。過了寒翠橋,還沒踏上進山的石徑,泠泠淙淙的泉聲就撲面而來。泉聲極清朗,聞聲如見山泉活脫迸跳的姿影,引人頓生雀躍之心。身不由己,循聲而去,不覺漸高漸幽,已入山中。
進山方知泉水非此一脈,前后左右,草叢石縫,幾乎無處不涌,無處不鳴。山間林密,泉隱其中,有時,泉水在林木疏朗處閃過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尋,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遠的嬌態(tài),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時,常常繞我膝下的愛女。每見我伸手欲攬其近前,她必遠遠地跑開,仰起笑臉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顧,她卻又悄悄跑進,偎我腰間。好一個調(diào)皮的孩子!
山泉作嬌兒之態(tài),泉聲則是孩子如鈴的笑語。受泉聲的感染,鼎湖山年輕了許多,山徑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著一股童稚的生氣。使進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無雜塵,陡覺輕快。行至半山,有一補山亭。亭已破舊,無可觀賞之處,唯亭內(nèi)一楹聯(lián):“到此已無塵半點,上來更有碧千尋”,深得此中精神,令人點頭會意。
站在亭前望去,滿眼確是一片濃碧。遠近高低,樹木枝纏藤繞,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濕綠,猶如大海的波浪,一層一層,直向山頂推去。就連腳下盤旋曲折的石徑,也印滿苔痕,點點鮮綠。踩著潮潤柔滑的石階,小心翼翼,拾級而上。越向高處,樹越密,綠意越濃,泉影越不可尋,而泉聲越發(fā)悅耳。悵惘間,忽聞云中傳來鐘聲,頓時,山鳴谷應,悠悠揚揚,在雨后寧靜的暮色中,相互應答著,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門前,召喚著嬉戲忘返的孩子。
入夜,山中萬籟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聽泉,別有一番滋味。泉聲浸著月光,聽來格外清晰。白日里渾然一片的泉鳴,此時卻能分出許多層次:那柔美如提琴者,是草叢中淌過的小溪;那清脆如彈撥者,是石縫間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轟響者,為萬道細流匯于空谷;那雄渾如銅管齊鳴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飛瀑落入深潭。至于泉水繞過樹根,清流拍打著卵石,則輕重緩急,遠近高低,各自發(fā)出互不相同的音響。這萬般泉聲,被一支看不見的指揮棒編織到一起,匯成一曲奇妙的交響樂。在這泉水的交響樂之中,仿佛能夠聽到歲月的流逝,歷史的變遷,生命在誕生、成長、繁衍、死亡,新陳代謝的聲部,由弱到強,漸漸展開,升騰而成為主旋律。我俯身傾聽著,分辨著,心神猶如融于水中,隨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濾過心田,沖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說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我卻道,“山不在名,有泉則靈”。孕育生機,滋潤萬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靈魂。
這一夜,只覺泉鳴不絕于耳,不知是夢?是醒?
夢也罷,醒也罷。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鳴。
評析:作者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賦予山泉豐富的感情,抓住多種泉聲的極其細微的差別,在“聽”字上用足了功夫:細膩具體地描繪了山泉的各種聲音,把它寫成了美妙的音樂。真切流動的美感使讀者也跟隨作者一起進入了那“不知是夢?是醒?”的境界,領(lǐng)略著山泉的神韻。讀完作文,真要同作者一樣贊嘆:“山不在名,有泉則靈。”
文題演練
文題(一):大自然絢麗繽紛、豐富多彩,有不斷變幻的四季景物,有引人遐思的日月星光,有文人墨客千古吟詠的風霜雨雪,也有我們鐘情欣賞的山水景色和田園風光……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這些自然景物會引發(fā)你什么樣的聯(lián)想呢?是你本色的學生生活,還是你傾心自然的一段旅程?是你對自然樸實人生的追求,還是對人類與環(huán)境關(guān)系的思考……請以《的聯(lián)想》為題,寫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
提示:要仔細讀題、審題,把握文題給定的范圍,寫作中要注意從景物的特點出發(fā),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拓寬思路,在生動形象地描繪景物基礎(chǔ)上抒發(fā)感情或揭示哲理。
要求:1.從題干中選擇一個角度,把題目補充完整。
2.內(nèi)容要扣住“寫景”這一主題。
3.要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力求生動形象地描繪所寫景物。
文題(二):秋天到,秋風來。秋風是大自然的畫筆,秋風是大自然的調(diào)色盤,它把絢麗的色彩撒向大地,它把收獲送給人間。請以“秋風”為話題,自選角度寫一篇作文。
要求:1.緊扣話題,自擬題目。
2.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力求生動形象的描繪。
3.展開聯(lián)想,挖掘景物的內(nèi)涵,在此基礎(chǔ)上抒發(fā)自己的感情。
佳作展示
晨光的聯(lián)想
江西◇盧希霖
生命的真正意義是創(chuàng)造未來,而不是回首往事,因而,我相信每一個熱愛生命的人,都熱愛每一個早晨。
早晨,一天新生活開始的標志;早晨,拉開生活序幕的信號。它難道從來不曾引起過你的聯(lián)想嗎?
從小到大,我都喜歡早晨,那是因為晨光的緣故。試想一想:大清早起床,揉揉還半閉著的眼睛,拉起窗簾,推開窗戶,一道金黃的陽光探進來,明亮而溫柔,多么舒暢!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清晨上學,我總喜歡沿著海邊,漫步在通往校園的路上,安詳又恬靜。清晨的海藍藍的,晨光從海的那一邊映射過來,把大海照得磷光點點,金碧輝煌。透過晨光,我看見海鷗飛翔,白帆片片……
晨光使我想起了出海打魚的人們,他們該是最準時迎接晨光的人吧?可不是嗎,漁人一早就出海,在天空露出魚肚白的當兒,他們的漁舟已把港口遠遠地拋在后面。在晨光中他們?nèi)鱿戮W(wǎng),也撒下了希望。晨光伴著他們,輕奏著勞動的曲子,分享著勞動的喜悅。晨光,給予每一位勞動者以信心、熱誠和方向。
晨光也讓我想起了橡膠園的工人。我認識一位在橡膠園工作的小伙子,他曾告訴我關(guān)于橡膠園的故事。當然,那里面也有我喜愛的晨光。
每天天亮之前,大地還在寂靜中,人們還在酣睡,割膠的工人已走向他們的工作崗位,膠園沸騰起來了。天還是黑沉沉的,只有割膠工人頭戴的帽子發(fā)出燈光,那光點,就像跳躍著的螢火。割啊!割啊!白白的橡膠樹液一滴滴地流出來,伴著工人臉上流淌著的汗水。工人們在勞動中尋找歡樂,也尋找生活的意義。
紅日從東方冉冉升起,晨光穿過薄霧,穿過樹梢,撫摩著每一位割膠者。晨光使整個膠林活起來,小鳥叫了,露珠笑了,一切都充滿生機。小伙子告訴我,他熱愛晨光,因為晨光讓他品嘗到收獲的喜悅。
也許你只覺得它美麗。是的,晨光中的橡膠園,似乎只使我們感覺到它是那么有詩意。然而,你曾否想過,晨光與勞動,晨光與生命的相連?
寫了這么多,我似乎已找到了晨光的真諦。我知道,晨光讓每個人領(lǐng)略到朝氣、生機及活力,晨光像老人一樣仁慈、善良,也像少女那樣溫柔、美麗。為什么那么多人愛早晨呢?那是晨光的吸引力吧!我想。
點評:本文抒寫作者對晨光的贊美,描繪了一幅充滿活力的晨光圖:清晨“一道金黃的陽光探進來,明亮而溫柔”,令人“舒暢”;海邊的路“安詳又恬靜”,晨光“把大海照得磷光點點,金碧輝煌”;“透過晨光,我看見海鷗飛翔,白帆片片……”。文章結(jié)尾進一步寫出作者的感悟:晨光讓每個人領(lǐng)略到朝氣、生機和活力,晨光像老人一樣仁慈、善良,也像姑娘那樣溫柔、美麗。
作者以相當?shù)钠殉抗獾拿琅c由此而產(chǎn)生的種種聯(lián)想交織起來,從大自然晨光之美,聯(lián)想到伴隨著晨光出海打魚的漁民,橡膠園割膠的工人,唱出了一曲生活美的贊歌。這種由此及彼的聯(lián)想,使文章意味深長。
四季的聯(lián)想
四川◇楊瀟
四季像四個多才多藝的藝術(shù)家,在自然的大舞臺上盡情地表演——
春
春來了。
瞧,大自然翠綠的大幕拉開了。春姑娘穿著五彩繽紛的衣裳,輕盈地走來。她把長袖一揮,大地被染成了一片綠色。
她又拿出了一個十分精致的小花籃,用纖巧的手從花籃中挑了一些花兒,用力撒下臺去,綠色的大地立刻繡上了五彩斑斕的色彩。多美呀!春姑娘的臉上浮現(xiàn)出醉人的微笑。她在為人們奉獻上一片綠茵和五彩繽紛的美景之后,輕輕地走下了舞臺。
夏
大自然翠綠的舞臺幕布悄悄拉上了,漸漸地換上了深綠色的大幕。呀!夏出場了。夏天像一位健壯的青年,熱情澎湃地向我們走來。夏的眼睛像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樣,環(huán)視著整個大地,大地上頓時火熱起來。勇敢的大樹張開巨大的臂膀,遮住了夏的火眼,為人們?yōu)⑾乱黄G蔭。
夏施展過自己酷熱的絕技之后,也滿含笑容地退下了舞臺。
秋
秋天來了,大自然深綠的大幕轉(zhuǎn)眼變成了金黃色。美麗的金秋,以她的金黃和豐碩喜氣洋洋地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秋天用手一指,大地立即涌起了金黃的稻浪,彌漫著醉人的芳香。秋從身上拿出一個美麗的籃子,變戲法一樣向臺下拋擲果子。這時,葡萄藤上、蘋果樹上都結(jié)滿了誘人的果實。秋天,用她滿腔的摯愛,為人類表演了一曲秋之交響樂。
冬
冬天來了,她像一位愛干凈的小姑娘,渾身都是雪白的。冬姑娘頭戴雪絨帽,身著白紗衣,腳穿白皮靴。冬用她的纖纖素手指揮著雪花,讓寒氣充盈天地,讓大地冰清玉潔,讓群山銀裝素裹,讓大河頓失滔滔……
冬雪,給孩子們帶來快樂;冬雪,給人們帶來“兆豐年”的欣喜。
精彩絕倫的四季,給大地以生機和活力,給人類以希望和熱情。
點評:作者抓住四季的特點,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將四季喻為四個多才多藝的藝術(shù)家,讓他們登臺表演。不同的角色演繹了不同的季節(jié),春的碧綠與繽紛、夏的深綠與火熱、秋的金黃與豐碩、冬的雪白與晶瑩都得到了充分展現(xiàn)。文章構(gòu)思巧妙,別具一格。
秋風有色
山東◇馮超
秋風吹呀吹,一絲絲涼意使人們感到心曠神怡。秋風吹呀吹,一片片豐收景象映出了一張張燦爛的笑臉。秋風把它特有的色彩與生機帶給了人間,溢滿了整個世界。
如果說色彩斑斕的秋天是個五顏六色的調(diào)色盤,那秋風就是一支滿蘸激情的畫筆,繪出原野,點染大地,描出彎彎的溪流,襯出一碧無際的天空。
秋風拂過山脈,一片郁郁蔥蔥,近看,才知那綠也各有不同。濃的凝重,淡的亮眼,明暗相間,閃爍著秋風嫵媚的碧眼。“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秋風還把火紅的楓葉奉獻給人們。無數(shù)人被楓葉迷倒,被秋風感染。山上的各種野菊花開了,它們迎著秋風,張著金黃色的笑臉,揮著青綠的臂膊,輕巧、玲瓏地在微風中點頭微笑,顯得十分可愛。
調(diào)皮的秋風,融進秋日的晴空,難怪人們都喜歡用“秋高氣爽”來形容秋天。那湛藍高遠的天空,深情地凝視那些云朵,動情地猜著它們變化多端的謎語。高飛的北雁時而呈“一”字形,時而排成“大”字形,列隊南翔,為天空再添一道美麗的風景。此情此景,有誰看了會不心情舒暢呢?
再看看那些忙碌碌的人們吧。你一定很欣賞農(nóng)民臉上那黑黝黝的太陽色吧!那古銅色的胳膊,揮灑著辛勤的汗水,揮舞著農(nóng)家的豪情。瞧,老爺爺?shù)男δ樕希陲棽蛔∝S收的喜悅,那種喜悅,那種豪情,滲進了他深深的皺紋。那燦爛的笑容,正是秋風的七色光呀!
如果說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那秋風就是豐收的主旋律。如果說秋天是金色的季節(jié),那秋風就是一支歌唱豐收的短笛。她飽含著深情,洋溢著喜悅,把那絢麗的色彩撒向大地,把滿腔的真情撒滿人間。
點評:風是空氣的流動,沒有顏色,但本文作者偏說秋風有色,其立意來自聯(lián)想。秋風來,秋天到,天地萬物都換上了秋裝,染上了秋色。作者的思路由此及彼,構(gòu)思精巧別致。文章描寫秋山的樹木、秋天的藍天和豐收的農(nóng)人,謳歌秋風的杰作,贊美秋天的喜悅,把秋風寫得有情有意。
上一篇:《天氣氣象·云》寫景作文寫作技巧
下一篇:《技巧點拔·寫景中修辭手法的運用》寫景作文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