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相·象·像》同義詞與近義詞
“形”是形狀、形體、實體的意思。
“相”是相貌、外貌,如《李寄》:“父母無相” (爹娘沒有福相)。它的本義是仔細看,察看,所以“從目”。如成語“相機行事”,就是看具體情況,靈活辦事的意思; “相時而動”,就是看時機成熟后才行動的意思,都是用的本義。
“象”本是動物名稱,又作形狀、樣子講,如天象、氣象、萬象更新。
“像”是比照人物制成的圖形。
“形”指整體而言,“相”指外貌而言,兩者相似不相同。如魯迅《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 “卻好象連形象也成為褻瀆”、“中國的一般的人民,關于孔子是怎樣的相貌,倒幾乎是毫無所知的”。
“相”是指實體而言,“像”是指虛體而言,所以我們說“照相館”,不說“照像館”; 而照出來的是像片(虛體),決不說“相片”。
“像”已簡化為“象”,但是當“象”與“像”在意義上有可能混淆時仍用 “像”。
上一篇:《彌漫》同義詞與近義詞
下一篇:《得當 妥當》同義詞與近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