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徐溥在求學時期,為了不斷檢點自己的言行,便別出心裁地想了一個妙法。他在書桌上放了兩個瓶子,每當自己做了一件壞事,說了一句壞話,想了一個壞念頭時,就在一個瓶子里放一粒黑豆。開始時,黑豆頗多,黃豆寥寥,他便深刻反省;過了一段,黑豆黃豆已各占一半,他再接再厲,律己更嚴;久而久之,瓶中黃豆半滿,黑豆則屈指可數(shù)。徐溥就憑著這種持久約束,不斷修煉自我,完善品德,終于成為明朝一代名臣。
明人徐溥在求學時期,為了不斷檢點自己的言行,便別出心裁地想了一個妙法。他在書桌上放了兩個瓶子,每當自己做了一件壞事,說了一句壞話,想了一個壞念頭時,就在一個瓶子里放一粒黑豆。開始時,黑豆頗多,黃豆寥寥,他便深刻反省;過了一段,黑豆黃豆已各占一半,他再接再厲,律己更嚴;久而久之,瓶中黃豆半滿,黑豆則屈指可數(shù)。徐溥就憑著這種持久約束,不斷修煉自我,完善品德,終于成為明朝一代名臣。
上一篇:《王象晉一生律己》中學生律己寫作素材
下一篇:《林則徐自勉》中學生律己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