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矢·鏑·鏃》同義詞與近義詞
都是古代兵器。
“箭”, 長約二三尺的細桿裝上發頭,桿的末梢附有羽毛,搭在弓弩上射。
“矢”本是箭的象形字。《說文》里說: “矢,弓弩矢也”,就是搭在弓弩上的箭。柳宗元《封建論》: “困平城,病流矢” (漢高祖劉邦被圍困在平城,又被飛箭射傷)。成語有“有的放矢”。“矢”還有發誓的意思(假借義),如“矢志不移”,“矢口不談”等。另外,“矢”與“屎”同音,也可通用,如毛澤東七律二首《送瘟神》:“千村霹靂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鏑” (音敵)與“鏃”也是同義詞,都是金屬的箭頭,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里有“飛鳴鏑”句。“鳴鏑”是古代一種作為攻擊號令用的響箭。這里的意思是反修斗爭的號角吹響了。“鏑”常與“鋒”連用,“鋒鏑”就是刀箭的意思,泛指兵器,引申為戰爭。
上一篇:《簽訂·締結·簽署》同義詞與近義詞
下一篇:《精巧·靈巧》同義詞與近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