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失的牛
于仲文是隋朝時的斷案名家,他斷過許多難斷的案子。老百姓都稱贊他是明察秋毫的清官。他從小就聰明過人,機智靈敏,在他的家鄉名氣非常大,有時連當地的官府斷不了案時,也會請小小年紀的他來幫忙。
有一次,于仲文的家鄉有兩戶人家,一家姓任,一家姓杜。這天兩家人都丟了一頭牛,于是就發動了許多人來幫忙找牛,可是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最后終于在山上找到了一頭牛。可是找到牛的人卻不知道這頭牛到底是哪一家的,只好將兩家人都叫來認牛,誰知這兩家人都說這頭牛是自己家的,都不肯讓對方將牛牽走。這可不好辦了,牛身上又沒有留什么記號,大伙都不知道該怎么分辨才好,沒有辦法只好將兩家人和牛都帶到了官府,請縣太爺幫忙斷一下。可是到了縣衙門,縣太爺問了半天也沒有問出一個結果來。這可是太難辦了,縣官也沒有了主意。這時,旁邊的師爺悄悄對縣太爺說:“大人,聽說于仲文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小孩,常常幫人解決一些很難解決的難題。現在這種情況,不如把他叫來幫一下忙,您看如何?”縣太爺看著自己的師爺說:“這行嗎?這可是連大人都不知道該怎么辦的事,他一個小孩真的能解決?”師爺說:“大人,如果于仲文能將這個問題解決掉是最好的,如果沒有辦法解決,也不會有什么損失呀。不如試一試吧。”縣太爺見師爺這么說,就點點頭說:“好吧,現在只好死馬當做活馬醫了,就讓他試試吧。”于是就叫人去將于仲丈叫到縣衙門來。
于仲文來到了縣衙門,問清楚了事情之后,一時之間也沒有什么好辦法。他低著頭仔細地想著,又抬頭看了看那頭牛和兩家人的表情,半天沒說話。縣太爺見于仲文一直不說話,心里也有點失望,正準備叫他回去的時候,只見于仲文松開皺著的眉頭對自己說:“大人,現在請讓人用鞭子去用力打那頭牛,可以嗎?”縣太爺不知道于仲文的用意是什么,但看于仲文一副很有把握的樣子,就決定照他的話去做,于是就叫人用鞭子使勁地打牛,把那牛打得直叫。這時于仲文仔細觀察著兩家人的表情,只見任家的人臉上是一種心疼的表情,而杜家的人卻沒有什么感覺似的。于是,于仲文就對縣官說:“大人,現在可以肯定任家才是這牛的主人,而杜家是冒領的。”聽于仲文這么一說,杜家的人立刻喊了起來:“大人,我們才是牛的主人,憑什么說牛是任家的?”縣官也沒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將詢問的眼神看向于仲文。于仲文回答道:“大人,剛才牛挨打的時候,任家的人因為是自己的牛所以流露出了心疼的表現,而杜家卻沒有表情地看著牛被打,這就說明牛不是他們的,所以見牛被打一點也不心疼。”杜家的一聽,連忙對縣官說:“大人,這個小孩的理由太過勉強。誰說我們不心疼了?只是我們沒有表露出來而已。怎么可以用這個理由就說牛不是我們的呢?我們不服這個判決!”縣官也覺得這個理由太勉強了,于是問:“除了這個理由之外,還有其他的嗎?”于仲文微微一笑說:“當然還有。”接著他又對縣官說,要縣官命令兩家人都將自己家里的牛帶過來,于是兩家人都莫明其妙地回家去將剩下的牛趕來了。這時,于仲文讓人將拴住牛的繩子解開,只見那頭牛立刻朝著任家的牛群跑了過去。大家千看似乎明白了。這時,于仲文就對縣官說:“大人,您請看,現在事實擺在面前,這牛明明就是任家的,是杜家的人在冒領牛呀!”縣官這個時候也已經明白過來了,他用力地拍了一下桌子,對杜家人大聲喝道:“杜家人好大的膽子,竟然想冒領別人家的牛,欺騙官府,現在你們還有什么話好說?”杜家的人見事情已經敗露了,只好跪在地上叩著頭認錯。縣官說:“好,既然你們也知道錯了,那就罰你們十倍的銀子給任家,再將杜家的人拉下去重打二十大板,作為警告,看以后還有誰再敢做這種可惡的事情。”
于是,大家都認為沒有辦法弄清楚的失牛案就這樣解決了,而于仲文的名聲也越來越大了。
上一篇:《蜜汁里的老鼠屎》
下一篇:《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