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很久以前,在冀州南部,黃河的北岸,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每座山方圓都有七百里,高有萬仞。
在兩座大山的正前方,住著一家人,主人是一位快九十歲的老人,模樣看上去很老實,被人稱為“北山愚公”。由于兩座大山擋在前面,因此愚公一家人每次出遠門,都必須繞很遠的一段路,非常不方便。愚公為這件事感到很苦惱,便召集全家人在一起商量辦法,想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難題?
他對全家人說:“我們應該將這兩座擋路的大山鏟平,這樣就能夠直通豫州南部,到達漢水了。”全家人都對此表示贊成,只有他的妻子還在疑惑,問他:“你的力量太小了,就連魁父那樣的小山丘都挖不動,更不用說像太行山和王屋山這樣的兩座大山了,再說了,你挖出來的石頭和泥土,又該堆放到哪里去呢?”
大家異口同聲地說:“只要挑到渤海的海邊,丟掉就可以了。”
于是,全家人說干就干。愚公領著他的獨子和獨孫,連同他自己一共三個人,挑起擔子,將敲下的石頭和挖出來的泥土都裝進擔子里,運到渤海的海濱去倒掉。鄰居有一位叫京城氏的寡婦,有一個遺腹子,才六七歲,剛剛換了牙齒,看到他們在勞動,也蹦蹦跳跳地前來幫忙。冬去夏來,整整過了一年,祖孫三人才從渤海與家之間走了一個來回。
愚公有一位朋友,名叫河曲智叟,自以為很聰明,對他的舉動不以為然,笑著跑來勸愚公:“你啊,真是笨到家了。像你這樣沒有多少年歲可活的人,只剩下了一丁點的力氣,連大山的一根毫毛也動不了,更不用說搬走這么多的泥塊和石頭了。”
愚公聽了,長嘆一聲,說道:“老朋友,本來以為你很聰明,沒想到就連鄰居家的孤兒寡母都比不上。聽我給你講講,雖然我活著的時候不能搬走這兩座大山,可是我死了后還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孫子又會生兒子,兒子還會再生兒子,兒子又會有孫子。這樣一來,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呢?卻不會增加一點兒高度,這樣一代代搬下去,怎么可能會鏟不平呢?”
那位聰明的智叟,竟然被愚公說得啞口無言。
愚公說這番話的時候,正好被一位手里握著蛇的天神聽到了,天神擔心他一家人繼續這樣挖下去,遲子會把兩座大山鏟平,連忙報告了天帝。天帝被愚公的精神和信念所感動,命令夸娥氏的兩個兒子下凡去,一人背著一座大山,搬到了朔州東部和雍州南部放下來。
從此以后,從冀州南部到漢水之間,就成了平原,暢通無阻,再也沒有大山的阻礙了。
上一篇:《忍辱負重的勾踐》
下一篇:《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