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童話《[羅馬尼亞] 森廷布良努·蝸牛為什么苦惱》鑒賞
[羅馬尼亞] 森廷布良努
從前有一只蝸牛,住在一張萵苣葉子上。它有一幢小房子,但是不知為什么,房門上沒有門牌。它悶悶不樂地想:“八成兒正因為這樣,郵遞員才從來不到我家。”
蝸牛每天等哪,等哪,卻連一封信也沒收到過。所以,它只能從公雞那兒打聽所有的新聞。公雞呢,是從白楊樹那兒聽來的。也許你要問,白楊樹又是從哪兒聽來的呢?它是從掠過田野房舍的風那兒聽來的。
“沒錯兒,只要我有個門牌,郵遞員準會送信來!”蝸牛自言自語。它坐著,想了又想:“也許我得搬個家,才會收到信。”
第二天,蝸牛離開了萵苣葉子,出發了。它緩慢而堅定地穿過馬路。突然,響起一陣可怕的吼聲,有一輛大汽車朝它開來。蝸牛怎么辦呢?它驚慌地想:“汽車要從我身上輾過了!”眼看要被壓扁的時候,它被誰高高地舉了起來。蝸牛伸出觸角,害怕得直打哆嗦。它想,莫不是自己飛起來了?這當兒,有個小女孩對它說話了。小女孩名叫喬安妮。
“你這傻蝸牛,在想什么呀?躺在馬路當中可不安全哪!”
“我渴望有一個門牌。”蝸牛苦惱地回答。
“就這事兒嗎?”喬安妮問,“那我以后為你做一個好了。你有空來找我。我住在這個街區的公寓頂樓。”
小女孩輕輕地放下蝸牛,轉身走了。
沒多久,公雞呀,白楊樹呀,風呀,都聽說了蝸牛的歷險。
“我快要有門牌了,”蝸牛高興地夸口,“喬安妮答應幫我做一個的。”
“呸!蝸牛是騙子。喬安妮還沒上學,根本不會寫字,怎么做門牌?!”公雞嘲笑。
“我不是騙子。”蝸牛辯解,“喬安妮答應過的。我會證明我沒有撒謊。我這就去見喬安妮,讓她寫個門牌,交給我帶回來。你們等著瞧吧。”
于是,蝸牛慢慢地、小心地動身了。它順著公寓的高墻往上爬。墻好陡的,它只能爬得極慢,花了整整一星期才爬到二樓。然而它不在乎,反正遲早會有自家的門牌。一個星期又一個星期,它爬呀,爬呀,總算爬到了十層樓。它歪歪扭扭地在窗臺上滑動。它把臉貼在喬安妮的玻璃窗上。
小女孩在里面呢。她穿上外套,戴上帽子,拿了書包,上學去了。
蝸牛太快活了,忘了寫門牌的事兒,急著轉過身來,沿著高墻往下爬。好幾個星期以后,它回到了地上,站在公雞身旁。
“你管我叫騙子,你說喬安妮還沒上學,”蝸牛氣喘吁吁地說,“實際上她在上學。她忙得不得了,要不,準會幫我做個門牌!她上學了,所以,字當然是會寫的!”
“哦,我知道她已經上學了,”公雞說,“但這并不證明她會做加法。去問問白楊樹嘛,它消息最靈通,從風那兒聽說喬安妮連二加二得幾都做錯。那風是常常去敲小女孩家的玻璃窗的!”
“瞎扯!你們弄錯了!”蝸牛嚷嚷,“喬安妮確實在上學,而且又會念又會寫。我這就再親自去看看。”
蝸牛再次上路,一點兒也不怕危險。它向上爬呀,爬呀,不停不歇地爬。冬季快到了,好冷喲。哦,長途爬行、精疲力盡的蝸牛終于攀上十層樓,看見了喬安妮的房間。
玻璃窗上結滿了霜花。蝸牛不得不一口口地吹氣,溶化掉一些霜花。啊,小女孩在里面。寫字臺上攤著課本,她正寫字呢。
蝸牛想看看清楚,偏偏窗又變得模糊了。它只好再吹氣。瞧哇,沒錯兒,喬安妮在做算術。蝸牛見她在邊算邊說:“五加三,減去六,再加二,等于四。”
蝸牛好激動,真想大聲招呼白楊樹,告訴它這個好消息。然而現在已是冬天,白楊樹落光了葉子,除了呼呼的風聲,它什么也聽不見。蝸牛爬到陽臺上,冷得蜷縮著身子,在一個花盆里藏身。
“春天來了我再爬下去。”蝸牛心想,“我要對風說,對白楊樹說,對公雞說,他們才撒謊。我要告訴它們,我怎樣親眼看見喬安妮做算術。小女孩算得完全正確!”
這么著,蝸牛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它睡了很久很久,錯過了春天,醒來已經是夏天,太陽高高地掛在天上。
蝸牛擦擦眼睛,動身回到地上去。
它看到公雞,看到滿枝綠葉的白楊,就大聲招呼:“聽著,你們大家聽著。我不是騙子,絕對不是!喬安妮會讀會寫會算,準能為我寫門牌!”
公雞笑話它:“嗨,傻蝸牛,你就是騙子,喬安妮根本就不在家里。她外出度假了。”
“那不是真的!你撒謊。我親眼看見她坐在寫字臺后面,我會去證實這一點的。”
于是,蝸牛又一次動身,踏上漫長的旅程。天氣酷熱,它向上爬,太陽光朝下直射,所以每爬一層它都得停下歇會兒。沒有風,白楊樹葉子也一動不動。一個晴朗的早晨,蝸牛又一次到達頂樓,又把臉貼在玻璃窗上。它正要高聲招呼喬安妮,但是小姑娘剛好拿起書包,急匆匆上學去了。
“哦,這些騙子,”蝸牛咕咕噥噥,“它們總是在我面前胡扯,說喬安妮不會做算術,說她外出度假去了,其實她在家,而且還在上學。我得下去告訴它們,管它們叫世界上最大的騙子。”
這樣,蝸牛再次歪歪扭扭地爬下筆直的高墻,來到公雞的柵欄前。
蝸牛輕輕地吸了口氣,正要沖著公雞喊一聲最大的騙子,突然感到自己被人高高舉起。誰?喬安妮。
“蝸牛老朋友,怎么回事兒呀?”
于是,蝸牛原原本本地告訴小女孩它怎樣爬上爬下,弄得精疲力竭,僅僅是為了證明自己沒有撒謊的事。
喬安妮笑了:
“它們沒有胡編亂說呀。有一段時間,我確實不會念;有一段時間,我確實算不好。所以,公雞說的是真話。我也確實曾經外出度假,只是現在回家了,又上學了。”
“哦,親愛的,照這么說,我倒是撒謊啰?”
“不,你沒撒謊。你講的也是真話,不過在你講出來的時候,事情已經變化了。我曾經是不上學的,后來變了;我曾經是不大會念、不大會寫的,后來又變了……”
“那么我怎樣才能說出,哦,準確地說出真情實況呢?”蝸牛討教。
“其實這也非常容易。你別籠統地說。你要說,例如,在四個月以前或者十個星期以前,總之要明確地說,在什么什么時候,有個小女孩或小男孩怎樣怎樣,或者說將要怎樣怎樣!”
“這么簡單?那我照辦就是了。”蝸牛不再苦惱了。
打這以后,蝸牛就總是盡量說得明確而具體,人家也就不再管它叫騙子了。
當然,后來喬安妮也果真替它寫了一塊門牌……
(王志沖譯)
在現實世界里,蝸牛是農業上的一種害蟲,它嗜吃蔬菜、果樹的芽和葉,危害農作物的生長。而在文學天地里,蝸牛因為背上那個螺旋形的殼,常常被作家用來做文章。可不,羅馬尼亞童話作家森廷布良努的代表作《蝸牛為什么苦惱》,就利用了蝸牛背上的殼作為幻想的起點,他把它稱為蝸牛的“小房子”。
然而,由蝸牛的小房子進而聯想到小房子的門牌,這一聯想是本篇童話的創造,新鮮而幽默。同時,作者又寫得極其自然: 童話里的蝸牛看到別人家都有郵遞員造訪,可它卻連一封信也沒收到過。蝸牛想來想去,認定沒收到信是因為自家的小房子沒有門牌。從一個幻想點(小房子)跳躍到另一個幻想點(門牌),天衣無縫,于是又對接出第三個幻想點——蝸牛托偶遇的小女孩喬安妮為它做一個門牌。人與動物的親密接觸并不是這篇童話的題中之義,由第三個幻想點開辟的童話境界引發我們的是別樣的啟迪。
還是讓我們深入童話的時間和空間,沿著人物的行為軌跡,看看究竟發生了什么。
小女孩喬安妮住在公寓高高的十層樓上。為請她做門牌,蝸牛“三顧茅廬”——三上喬安妮的家。每次去之前,它都受到公雞的奚落。第一次公雞說喬安妮還沒上學,不會寫字,怎么寫門牌?第二次公雞說喬安妮上學了,還不會做加法。第三次呢,公雞說喬安妮會寫會算,可她根本不在家里,出外度假了。蝸牛呢,每一次到喬安妮的家看到的一切都與公雞說的不符。第一次它發現她已經上學去了。第二次它發現她已經會寫會算了。第三次它發現喬安妮并沒有外出度假,而是正拿起書包出門上學。
其實,公雞和蝸牛都沒有說錯,是時間的流逝使事物變化了。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里特說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因為河水常流,再入水時,水已非原來的水了。時間的流水恰是如此啊!時間之河永不停息地流向前方,而蝸牛的行動是那么緩慢,從喬安妮居住公寓的一樓爬到二樓,蝸牛“花了整整一星期”,爬上十層樓呢,不吃不睡得花上九星期。有一次因為困,蝸牛進入夢鄉,從春天睡到夏天。而小女孩喬安妮呢,則在時間的推移中漸漸長大、長大。一是蝸牛的時間,一是喬安妮的時間——也是公雞目睹喬安妮成長的時間,兩者產生了錯位,所以才有了蝸牛和公雞的碰撞。
德國童話大師恩德的童話《犟龜》和這篇《蝸牛為什么苦惱》真有異曲同工之妙。《犟龜》里的烏龜陶陶去趕獅王二十八世的婚禮,烏龜的行走之慢是舉世聞名的,當陶陶趕到時,婚禮還在舉行,可進行的是獅王二十九世的婚禮!時間改寫了現實。所不同的是,蝸牛憑借堅韌不拔的努力(從一層樓爬到十層樓,蝸牛不知爬了幾回),終于如愿以償,小姑娘果真替它寫了一塊門牌;收獲更大的是,對于時間的奧秘,蝸牛通過自身體驗和小女孩的點撥,豁然開朗。和正在長大的小女孩一樣,蝸牛也在時間的流逝中悄悄生長。
蝸牛的苦惱是成長的煩惱,時間使苦惱變成了快樂。
(戴達)
上一篇:外國童話《[德國]詹姆斯·克呂斯·魔法師的奇事》鑒賞
下一篇:外國童話《[美國]斯泰格·老鼠當牙醫》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