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童話《[巴西] 保羅·科埃略·龐富總是太貪心》鑒賞
[巴西] 保羅·科埃略
有個名叫龐富的年輕人,他給人家敲石塊過活。他身體強壯,敲石頭的活對他不算太吃力,可他總是怨嘆自己的命不好。
他聽說,一個人只要真心誠意地向上天祈禱,那么就連石頭都能開出花來。果然,他多次祈禱后,天使被感動了,從天上飛到他身邊。
“你為什么總是天天怨嘆呢?”
“上天對我太不公平,他從來沒有給我一個發達的機會。”龐富回答說。
于是,天使向上天報告了龐富的心愿,請求上天給龐富一個飛黃騰達的機會。
“好吧,那就滿足龐富的心愿吧!”上天馬上就答應了。
第二天,龐富在路邊敲石頭,看見一輛豪華的馬車馳過,里面坐著一位很有派頭的富翁,樣子十分神氣。龐富用袖子擦了擦他臉上的汗,抱怨說:“為什么我不是一個富翁呢?”
“就讓你成為富翁吧。”天使低聲說了一句。
龐富忽然變成一座華麗宮殿的主人,有財產,有仆人,有馬匹。每天,他帶著一大隊隨從出門,非常神氣地顯擺他的富有。這下,他高興了。
有一次,龐富出門,那天下午,天氣熱得叫他受不了。他在貴重的陽傘下,汗水還是流個不停,就跟他在路邊敲石頭那會兒一樣。于是,他就想變成太陽。
“親愛的天使,為什么我不是太陽呢?”龐富抱怨說。
“那就讓你成為太陽吧!”天使大聲說。
龐富真的變成了太陽,在天空中照耀大地,接受人們對他無窮力量的驚嘆。正在這時,一片烏云向他飄過來,在他四周蔓延,使他不能看清地球。
“天使!”龐富叫道,“烏云比太陽更強大!我要成為烏云!”
“那就讓你成為烏云吧!”天使回答。
龐富變成了一片烏云。
“我太強大了!”當他遮蔽太陽的時候,忍不住狂喜得叫嚷起來。
“天下無敵!”當他追逐著海浪的時候,他簡直高興得要發瘋了。
他看到海邊高高聳立著巨大的花崗巖,像在向他示威,向他挑釁,海浪憤怒地咆哮著,猛烈地拍打著巖石,企圖將它連根拔起,擲進大海深處。巖石卻一動不動,巍巍然依舊聳立在原來的地方。
“天使!”龐富大為傷心,“巖石比烏云更強大!我要成為巖石!”
于是,龐富就變成了巖石。
“現在誰還能來打敗我?”他得意地想,“我是世界上最強大的!”
幾年過去了,直到一天早晨,龐富發現有人把一根鋼鐵的桿子扎進他的身體,隨后他感覺到劇烈的疼痛。他那花崗巖的身體仿佛要被劈成碎片了。龐富驚恐萬分。他大哭起來:“天使,有人要殺死我!他比我更厲害,我要成為他那樣的人。”
“好吧!”天使流著眼淚感嘆道。
于是,龐富又回到從前敲石頭的生活中去了。
(韋葦譯)
這是一篇民間傳奇色彩十分濃烈的故事。說是童話,實際上是一篇警世寓言。巴西暢銷書作家科埃略每年年尾都要寫一篇這樣的勸善故事,作為對新年的一份祝愿。這個故事據作家自己說,是在日本度過的一個圣誕夜里,圍在火爐邊聽日本人說的。
這個故事框架在亞洲的傳統故事里確實久已流傳。它在亞洲有各種講法,有的以老鼠為主人公,有的以螞蟻為主人公。老鼠(或螞蟻)雖然有幸變成太陽,但太陽還要被烏云遮住,烏云還要被風吹散,風還要被山阻擋,山還要被老鼠(或螞蟻)打洞做窩,那么最后的結論還是: 老鼠(或螞蟻)最強大。老鼠姑娘要嫁最強大的,就嫁給老鼠,其故事就叫《老鼠嫁女》;螞蟻姑娘要嫁最強大的,就嫁給螞蟻,其故事就叫《螞蟻嫁女》。科埃略把從日本聽來的故事的主人公換成了人,換成了一個強烈希望改變自己現狀的敲石頭的人。我們不能像對待《老鼠嫁女》、《螞蟻嫁女》這樣的故事一樣,聽過之后一笑了之。因為當它的主人公是老鼠或螞蟻的時候,讀者與主人公還有距離感,而現在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有強烈改變現狀欲望的人,一個在依靠自己的勞力辛苦謀生的人,故事所包含的警戒意義自然也就倍增了。
這個敲石頭的人有夢想,要求有一個發達的機會,這本無不可。說不定我們自己也是從他的心境中走過來的呢。但是夢想有個方向需要講究。不是任何方向的夢想都是好的,都是值得我們鼓勵的——貪婪的夢想就不好,就應該警戒。這個敲石頭的年輕人從變成有錢人到變成太陽,再從太陽變成烏云,從烏云變成巖石,對生活永是不滿,老想變成最“強大”的角色,結果還是回到了從前,回到它那個敲石頭的地方。這有點像《漁夫和金魚的故事》里那個老太婆,在她當過女王,享受過揮金如土、使婢役奴的豪奢生活之后,最后還是回到她那個洗衣的破木盆旁邊,原因就在于貪得無厭,欲壑難填。這篇童話告訴我們: 并不是任何夢想都應該受到鼓勵的。
夢想應有舵。
這個龐富,一生都受欲望的咬嚙,所以一生都在埋怨,一生都不快活。這個道理只有一個想象空間打得很開、幻想幅度拓展得很寬的故事來承載,它的醒世和警世意義才能如我們現在所感覺到的這樣強烈。這個故事將世界上貧富貴賤、天地山川、風云氣象用一個巧妙構思(從敲石頭發端又回到了敲石頭,在廣闊的天地間繞了一圈)統統涵納,攬糅在一個短小篇幅里,委實難能。
故事短小,但余韻綿長,就像一口質地上乘的鐘,我們叩擊它時,它的聲音可以傳得很遠很遠。
(韋葦)
上一篇:外國童話《[日本]小澤正·一個變成兩個》鑒賞
下一篇:外國童話《[德國]克雷曼·小熊找愛》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