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
“帕”是形聲字。小篆從巾,巴聲。隸變后楷書寫作“帊”,異體作“帕”。如今規范化,以“帕”為正體。
《說文·巾部》新附:“帊,帛三幅曰帊。從巾,巴聲。”(帊,帛寬兩幅帕。從巾,巴聲。)
“帕”的本義為兩幅寬的帛。引申指擦手、擦臉用的小方巾。如“手帕”、“絲帕”。
還特指束額巾、頭巾。如蘇軾《客俎經旬無肉又子由勸不讀書蕭然清坐乃無一事》:“從今免被孫郎笑,絳帕蒙頭讀道書。”
用作動詞,指纏繞、包裹。如韓愈《元和圣德詩》:“以錦纏股,以紅帕首。”
還用作壓強單位,是帕斯卡的簡稱,即單位面積上所受的壓力。
上一篇:《巳》字義,《巳》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巳》
下一篇:《帖》字義,《帖》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