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
“革”是象形字。金文像一張拉平的動物皮的俯視圖:腿被分開了,最上面的是頭和角。小篆加以簡化,但變化不大。隸變后楷書寫作“革”。
《說文·革部》:“革,獸皮治去其毛,革更之。凡革之屬皆從革。”(革,獸皮除去它的毛,改變它的樣子。大凡革的部屬都從革。)
“革”的本義為去毛的獸皮。如“皮革”。獸皮去毛而成革,所以又引申泛指免除或丟掉。如“革職”。又引申指變更、改變。如“革新”。
古代常用革做武士護身的甲胄,“兵革”原本指兵器和甲胄,后泛指軍力或戰爭。如《戰國策·秦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
上一篇:《非》字義,《非》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非》
下一篇:《香》字義,《香》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