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
“突”是會意字。甲骨文從犬,從穴,會狗從洞中一下子猛地竄出之意。小篆整齊化。隸變后楷書寫作“突”。
《說文·穴部》:“突,犬從穴中暫出也。從犬在穴中。一曰:滑也。”(突,狗在洞中突然而出。由“犬”在“穴”中會意。另一義說:突是挑抉。)
“突”的本義是急速地外沖。如古書中常常出現的“突騎”一詞,即沖鋒陷陣的精銳騎兵。
由急速地外沖引申為穿、破。如《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宵突陳城。”這是說夜里攻破了陳城。
用作名詞,特指煙囪。如“墨突不黔”,是說墨子東奔西走,每到一地,煙囪還沒有熏黑,就又到別處去了。后來人們就用“墨突不黔”形容一個人事情繁忙,奔走不已。
用作副詞,指突然、猝然。如“突如其來”。
上一篇:《稼》字義,《稼》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稼》
下一篇:《竄》字義,《竄》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