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
“磬”是會意字。甲骨文從殳(手持槌),從聲(上是懸繩,下是懸磬)。小篆承接甲骨文,并另加義符“石”。隸變后楷書寫作“磬”。
《說文·石部》:“磬,樂石也。從石、殸。象縣虡之形。殳,擊之也。古者毋句氏作磬。”(磬,可奏打擊樂的石器。由石、殸會意。(殸)像懸掛石磬的架子的樣子。殳,表示用器具敲擊石磬。古時候毋句氏制作了石磬。)
“磬”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樂器,用美石或玉雕成。如《荀子·樂論》:“磬似水。”意思是磬聲如流水。
磬
“磬”是會意字。甲骨文從殳(手持槌),從聲(上是懸繩,下是懸磬)。小篆承接甲骨文,并另加義符“石”。隸變后楷書寫作“磬”。
《說文·石部》:“磬,樂石也。從石、殸。象縣虡之形。殳,擊之也。古者毋句氏作磬。”(磬,可奏打擊樂的石器。由石、殸會意。(殸)像懸掛石磬的架子的樣子。殳,表示用器具敲擊石磬。古時候毋句氏制作了石磬。)
“磬”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樂器,用美石或玉雕成。如《荀子·樂論》:“磬似水。”意思是磬聲如流水。
上一篇:《蓋》字義,《蓋》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蓋》
下一篇:《稻》字義,《稻》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