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
“斗”是象形字。甲骨文像斗之形。金文與甲骨文大體相同。小篆線條化,變得看不出原形了。隸變后楷書寫作“斗”。
《說文·斗部》:“斗,十升也。象形,有柄。凡斗之屬皆從斗。”(斗,容積是十升。象形,有把柄。大凡斗的部屬都從斗。)
讀作dǒu,“斗”的本義是古代的一種盛酒器。如李白《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后引申指形如斗狀的器物。如“煙斗”、“漏斗”。斗能盛東西,故引申為量具。如《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
用作形容詞,指微小、狹小。也比喻事物的微小。如“斗筲之器”。又比喻事物之大,如“斗碗”、“斗大”。
“斗”還是“鬥”和“閗”的簡化字,意思是對打,讀作dòu。如“坐山觀虎斗”。引申指競爭、比賽。如“斗智斗勇”。
上一篇:《文》字義,《文》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文》
下一篇:《方》字義,《方》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