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
“皮”是會意字。金文的左邊是一把長柄平頭的鏟刀,刀柄的右側(cè)還有一個鐵環(huán),右下側(cè)是一只手。小篆只保留了手的部分。隸變后楷書寫作“皮”。
《說文·皮部》:“皮,剝?nèi)~F革者謂之皮。從又,爲(wèi)省聲。凡皮之屬皆從皮。”(皮,剝?nèi)~F皮叫做皮。從又,爲(wèi)省聲。大凡皮的部屬都從皮。)
“皮”的本義為獸皮。如《左傳·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由獸皮引申指物體的表面。如《史記·酈食其傳》:“以目皮相。”意思是,只從表面看。
“皮”是個部首字。凡由“皮”組成的字大都與獸皮有關(guān)。如“皺”、“皴”。
上一篇:《畸》字義,《畸》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畸》
下一篇:《看》字義,《看》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