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
“察”是會(huì)意兼形聲字。小篆從宀(房屋)從祭,會(huì)廟祭必詳究細(xì)審之意,祭兼表聲。隸變后楷書寫作“察”。
《說文·宀部》:“察,覆也。從宀、祭。”(察,屋檐向下覆蓋。從宀,祭聲。)
“察”的本義為觀察,仔細(xì)看。如蘇軾《石鐘山記》:“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引申指看清楚、明白、知曉。如《呂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
又引申指調(diào)查、考察。如《呂氏春秋·察傳》:“夫傳言不可以不察。”又引申指辨別、區(qū)分。如屈原《離騷》:“覽察草木其猶未得兮,豈珵美之能當(dāng)?”
上一篇:《宣》字義,《宣》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宣》
下一篇:《廬》字義,《廬》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