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

“浩”是形聲字。小篆從水,告聲。隸變后楷書寫作“浩”。
《說文·水部》:“浩,澆也。從水,告聲。《虞書》曰:‘洪水浩浩。’”(浩,大水。從水,告聲。《唐書》說:“洪水浩大。”)
“浩”的本義為水勢浩大。如曹植《贈白馬王彪》:“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縱橫。”引申指廣遠、盛大。如蔡琰《胡笳十八拍》:“苦我怨氣兮浩于長空,六合雖廣兮受之應不容。”又引申指豐富、眾多。如《禮記·王制》:“喪祭,用不足曰暴,有余曰浩。”
浩
“浩”是形聲字。小篆從水,告聲。隸變后楷書寫作“浩”。
《說文·水部》:“浩,澆也。從水,告聲。《虞書》曰:‘洪水浩浩。’”(浩,大水。從水,告聲。《唐書》說:“洪水浩大。”)
“浩”的本義為水勢浩大。如曹植《贈白馬王彪》:“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縱橫。”引申指廣遠、盛大。如蔡琰《胡笳十八拍》:“苦我怨氣兮浩于長空,六合雖廣兮受之應不容。”又引申指豐富、眾多。如《禮記·王制》:“喪祭,用不足曰暴,有余曰浩。”
上一篇:《沙》字義,《沙》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沙》
下一篇:《潤》字義,《潤》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