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

“癸”是象形兼會意字。甲骨文像兩根木棍交叉之形,是古代最早的測量工具,類似現(xiàn)在的兩腳規(guī)。金文大同小異。小篆的形體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隸變后楷書寫作“癸”。
《說文·癸部》:“癸,冬時,水土平,可揆度也。象水從四方流入地中之形。癸承壬,象人足。凡癸之屬皆從癸。”(癸,代表冬時,這時水土平整,可以度量。(癸)像水從四方流入地中的樣子。癸繼承壬,像人的腳。大凡癸的部屬都從癸。)
“癸”的本義為平整、丈量土地。泛指估量、揆度。
后來借用為天干的第十位,與地支配合,用以紀年、月、日。如王羲之《蘭亭集序》:“永和九年,歲在癸丑。”
上一篇:《瘦》字義,《瘦》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瘦》
下一篇:《眉》字義,《眉》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