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地風急云天高,壯士此行知路遙。一去不返何所懼,但將離歌祭英豪。
一國之眾,危在旦夕;大敵當前,臨危不懼。既然秦盛于燕,便只得鋌而走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荊軻,這位太子的門客,在秦王對燕國虎視眈眈之際,主動獻策。擒賊先擒王,若是伺機接近秦王,刺而殺之,滿朝文武定將群龍無首,陷入內斗。而到時候,偌大的秦國也將不攻自破。燕國,就能保住了。而接近秦王,又談何容易?就算得以進入重兵把守的秦宮,傲慢的嬴政也定將令來者俯首于下,根本沒有可乘之機。且此行定兇多吉少,誰能完成,誰又有膽量去完成這一大任呢?太子丹之前的顧慮是多余的,荊軻已然曰:“臣愿得謁之。”
秦王貪婪狡詐,沒有憑信之物,根本無法接近。那便獻上燕都亢的地圖。不過若是僅憑此物的話,還不夠。荊軻想到了樊於期。樊將軍本是秦將,得罪秦王逃入燕,太子厚遇之。父母宗族卻皆慘遭戮沒。秦王懸賞重金要取這個讓自己蒙羞的叛徒的頭,若是... ...
太子很是反對。期以窮困歸丹,而今吾傷長者之意,實無信耳!可眼下之事迫在眉睫,也是容不得想太多了。
捧著那顆尚在淌血的頭顱,樊將軍仰天太息,扼腕而進的場景還歷歷在目。“樊將軍,此去,軻定會給你個交代的!”荊軻眼中閃過一道凌厲的光。
于是在全國尋求鋒利的匕首,得徐夫人之匕首,以試人,血濡縷;招募到同行的勇士秦武陽,年十二,殺人。
事已具矣,荊軻還要等候一位友人與他同去。未料丹竟疑其懼畏,要派武陽先去。荊軻怒道:“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
易水河畔,荊軻駕車在前,太子賓客著白衣隨其后。荊軻恭敬地下車,祭拜路神,如此虔誠,因為實在不知道以后能否有機會重返這里了。友人高漸離擊筑,荊軻高聲唱和。筑擊聲調悲涼。這一去,定是兇多吉少,眾人皆潸然淚下。
一幕幕場景浮現在荊軻的腦海,那是神州大地狼煙四起,尸橫遍野;是百姓背井離鄉,骨肉分離。秦王持劍一揮,便將又有一個地方被戰火吞沒。如今秦軍鐵蹄兵臨城下,城中百姓危在旦夕。秦王一聲令下,城外的恐怖慘象,也將在城內上演!此去,頂踵捐糜也罷,定除秦王,安天下!
漸離奏起慷慨羽聲,士皆瞋目肅立。軻高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上一篇:李安琪《離歌》記敘高中作文
下一篇:李昊賢《離歌》記敘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