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

“麋”是形聲字。甲骨文像頭朝左、尾朝右的一只麋鹿的形象。小篆從鹿,米聲。隸變后楷書寫作“麋”。
《說文·鹿部》:“麋,鹿屬。從鹿,米聲。麋冬至解其角。”(麋,鹿一類。從鹿,米聲。麋,冬至左右脫落它的角。)
“麋”的本義是指麋鹿。俗稱“四不像”。
《詩經·小雅·巧言》:“居河之麋。”這個“麋”是“湄”的假借字,意思是居于河邊。
《荀子·非相》中“伊尹之狀,面無須麋”里的“麋”,則是“眉”的假借字。這句話的意思是伊尹這個人的樣子,無胡須也無眉毛。
麋
“麋”是形聲字。甲骨文像頭朝左、尾朝右的一只麋鹿的形象。小篆從鹿,米聲。隸變后楷書寫作“麋”。
《說文·鹿部》:“麋,鹿屬。從鹿,米聲。麋冬至解其角。”(麋,鹿一類。從鹿,米聲。麋,冬至左右脫落它的角。)
“麋”的本義是指麋鹿。俗稱“四不像”。
《詩經·小雅·巧言》:“居河之麋。”這個“麋”是“湄”的假借字,意思是居于河邊。
《荀子·非相》中“伊尹之狀,面無須麋”里的“麋”,則是“眉”的假借字。這句話的意思是伊尹這個人的樣子,無胡須也無眉毛。
上一篇:《骨》字義,《骨》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骨》
下一篇:《黎》字義,《黎》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