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

“丙”是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非常相似。小篆整齊化、線條化。隸變后楷書寫作“丙”。
《說文·丙部》:“丙,位南方,萬物成,炳然。陰氣初起,陽氣將虧。從一入冂。一者,陽也。丙承乙,象人肩。凡丙之屬皆從丙。”(丙,定位在南方(南方是夏天的方位),這時萬物都在長成,都光明強盛。陰氣開始出現,陽氣將要虧損。由一、入、冂會意。一,表示陽氣。丙繼承著乙,像人的肩。大凡丙的部屬都從丙。)
“丙”的本義早已消失,后來被借為天干的第三位,在甲、乙之后,也表示次序的第三。漢代后期的宮室建筑,正室兩邊的房屋,就以甲、乙、丙、丁為序,第三等房屋稱作“丙舍”。古人常說“丙夜”,指的就是“三更”(即晚上十一時至第二天凌晨一時)。
上一篇:《隹》字義,《隹》字的字形演變,說文解字《隹》
下一篇:《伯》字義,《伯》字的字形演變,說文解字《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