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龍伯高、杜季良二人都是馬援的朋友。龍伯高淳樸厚道,辦事周密慎重,說話老老實實,待人謙虛,生活節儉,作風廉潔公正,名聲威望很高;杜季良慷慨豪爽,急公好義,是非分明,樂于助人,朋友很多,他父親去世,幾個郡都有人前往吊唁。馬援跟這兩個朋友來往很多,對他倆很了解,也很敬重。馬援有兩個侄兒,一個叫馬嚴,一個叫馬敦,都快成年了。馬援很關心,很擔心他倆不成材。馬援身在軍營,不能去當面教導兩個侄兒,就給他倆寫了封信。信中,馬援先介紹了龍伯高、杜季良的稟性作風,說他倆都是自己“愛之重之”的朋友。但他希望兩個侄兒,要學習龍伯高,不要學杜季良。他說,學習龍伯高,即使學不好,也還可以成為忠厚老實的人,譬如雕刻天鵝,刻不像,總還像只野鴨子吧。但是,學習杜季良的話,學不好,就會變成輕浮放蕩的浪子,好比描繪老虎,沒畫成,反而畫成一條狗了。信,寫得很形象生動,語重心長,兩個侄兒讀了,很是感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傳》)
上一篇:《曾參殺豬教子》中學生教子寫作素材
下一篇:《諸葛亮教子》中學生教子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