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家歐·亨利在小說《最后一片葉子》中寫了這樣一個故事:年輕的女畫家瓊西因患肺炎,危在旦夕,用醫生的話說:“她的病只有十分之一的恢復希望,這一分希望就是她想要活下去的念頭。”已是深秋的時分了,瓊西開始數窗外一棵老極了的長青藤上的葉片。她確信,當最后一片葉子脫落的時候,自己就該去了。可是,藤條上剩下的最后一片葉子卻任憑風吹雨打,總也不肯脫落。瓊西因此受到了鼓舞,病勢一天天好起來,最后,她終于感到“想死是有罪過的”,在醫生的治療下,身體竟奇跡般地痊愈了。
其實,那樹上并沒有樹葉,樹葉是一位老畫家畫上去的,它不是真樹葉,但它達到了真樹葉生動真實的效果,給了那位病人一個堅強的信念:活著,只要那片樹葉不落,我的生命就不會死。結果,她真的康復了,走出病房去那棵樹下看個究竟。
她站在樹下,被畫家的用心感動了。因為畫家是唯一了解她內心秘密的人,畫家知道她在等待樹葉全部掉落之后,再悄然地終結自己的生命。于是,畫家順著病人的心思設計了這么一片假樹葉。就是這片假樹葉,給她不斷地注入活下去的勇氣。
真正有生命力的不是那片樹葉,而是人的信念。
上一篇:《讓青蛙做證人》中學生信念寫作素材
下一篇:《還有一個蘋果》中學生信念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