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歷史,科技興國是世界發達國家發展的共同經歷。
英國
蒸汽機等技術的發明使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次產業革命的中心。早在17世紀,英國政府就鼓勵人們從事工具機的發明和改進工作,使高效紡車、蒸汽機等機械化、大生產設備成為現實,并因此帶來了英國經濟與社會的空前發展,使之成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和最早實現工業化的國家。
德國
德國是繼英國之后又一個世界科技與經濟中心。1871年才得以統一的德國,其工業化進程幾乎比英國晚一個多世紀,但由于利用煤化學的科學成就,迅速發展了合成化學工業,打開了產業技術的突破口。德國首創在工業企業中建立工業試驗室,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受聘于工業企業的科學家已經超過了德國該時期科學家總數的一半。德國工業科技的迅速發展,使德國工業在不到30年的時間里從模仿英國躍進到超過英國。
美國
美國早在建國初期,就在憲法中對科學技術提出了明確的方針。到1850年,開始走上工業技術創新之路。1876年出現了第一個集體式的科研機構——愛迪生投資建立的研究所。20世紀初,重要的工業研究實驗所就有365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政府的研究經費從1939年的1億多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15億美元。戰爭結束時,美國的科學技術已具有壓倒優勢,大戰中發展起來的一大批新成果、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美國工業在質和量上迅速趕上并遠遠超越了歐洲。
日本
日本自1868年實行明治維新以來,就將科技視作立國之本??v觀日本近現代發展的歷程,“科技立國”是日本民族謀求國家富強的一貫戰略思想。1980年,日本政府在《科學技術白皮書》中正式提出“科技立國”的基本含義是使日本的技術發生一系列重大轉折,從主要引進外國技術,轉向發展有獨創性的自主技術;不僅要繼續堅持以發展產業技術為重點,還要集中力量發展具有開拓性的新技術領域的非產業技術。
上一篇:《科技發展的三座里程碑》中學生“科教興國”戰略寫作素材
下一篇:《發展中國家競走“科教興國”路》中學生“科教興國”戰略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