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的愛,不只是言語的中聽,也不只是物質(zhì)的滿足,還應有精神的慰藉。讓孩子感受一下饑餓的滋味,跟他講一講舊中國人民的疾苦,那他一定會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讓孩子穿上單薄的衣服在凜冽寒風中站一站,讓他體味到“刺骨寒風”的惡劣,那他一定會在社會主義的陽光雨露下更加努力學習,勇往直前。
若是對孩子一味嬌慣、順從,只能滋長他們驕橫跋扈的氣焰,使他們在體質(zhì)上弱不禁風,思想上自私平庸、不思進取,這又怎能保證“小兒安”呢?
希望孩子將來有出息,能夠出人頭地,能夠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是每一個為人父母者人生最大的愿望,也是他們養(yǎng)育孩子的真正意義所在。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愛的方式不盡相同。溺愛只會導致負面效應,真正的愛,不是掛在嘴邊的,也不是行動上盲目的愛,而是嚴而不厲,溫而不柔,這才是真正的愛的延伸。
格言名句
一種教育只符合于手段而不符合于目的的需要,就會錯誤地陷于歧途?! 諝J斯
在教育上再沒有比教給幼兒錯誤的東西更為可惡的了。 ——木村久一
按照神圣影響的法則及人性本是完善的觀點來看,一切專斷的、命令的、絕對的和干涉的教育、教學和訓練,都足以起毀滅和破壞的作用?! d浥酄?
上一篇:《博學》中學生寫作素材
下一篇:《1受恩與施恩》中學生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