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間的友誼普遍存在著受恩與施恩的現(xiàn)象,即友誼的雙方在感情上、精神上、物質(zhì)上和能量上的互酬。“投桃報李”、“禮尚往來”是人們?nèi)粘=煌谐S玫恼Z言,同時,也是我國人民一貫推崇的傳統(tǒng)美德。它對維系和發(fā)展朋友間的友誼起著重要作用。但如果這種受恩與施恩互酬的砝碼長期失去平衡,那就有可能分裂和中斷友情。那么,如何處理和對待朋友交往中的負恩與施恩的關(guān)系呢?唐代詩人王梵志曾告誡人們:“負(受)恩必須酬,施恩慎勿色。”
格言名句
負恩必須酬,施恩慎勿色。 ——王梵志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大雅·抑》
受人滴水之恩,當(dāng)以涌泉相報。 ——《戰(zhàn)國策·魏策四》
人有德于我,不可忘也。 ——《戰(zhàn)國策·魏策四》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離婁下》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曲禮上》
居功之行,人之不功其行;求報之惠,人不報其惠。 ——魏 源《默觚下·治篇十六》
處世不可使人知恩。 ——薛 瑄
莫向人前說有恩,受者得知怨轉(zhuǎn)身。 ——諺 語
我有德于人,不可不忘也。 ——《戰(zhàn)國策·魏策四》
為善者,避為善之名難。 ——林逋《省心錄》
人以言媚人者,但欲人之悅己,而不知人之輕己;人以言自夸者,但以人之羨己,而不知人之笑己,輕而且笑,辱莫甚焉。 ——李惺《兩漚外集·藥言》
上一篇:《誤區(qū)》中學(xué)生寫作素材
下一篇:《探索》中學(xué)生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