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題解析
[解題]責任(responsibility)是指一個人應盡的義務、應盡的職責或應做的分內事。
[析題]那么,什么是責任心?所謂責任心,是指個人對自己和他人,對家庭和集體,對國家和社會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范、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責任心與自尊心、自信心、進取心、雄心、恒心、事業心、善心等相比,是 “群心” 燦爛中的核心,它統攝、決定著人的其他基本素質。人生一世,沒有人能逃脫這樣那樣的責任。責任,是作為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勇于承擔責任的人是頂天立地的人,逃避責任是一種懦弱的表現。責任心應包括對社會的責任、對家庭的責任、對工作的責任、對人的責任、對自己的責任。
每個人天生都有責任心,只是受后天環境、教育、性格等影響,責任心的強弱各不相同。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行動之中見素質,小事之中看品格。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是一個人能否做好工作的前提。不具備這一條,即使是簡單的工作也做不好。責任心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
[溫馨提示]責任是對一個人的考驗和鍛煉。在責任面前,我們既不能逃避,也不要盲目承擔。同時,承擔責任也要量力而行。
思路導引
責任感是一個人能夠立足于社會,獲得事業成功和實現人生價值的一種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人生在世,總要承擔各種各樣的責任,責任體現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如:父母有撫養兒女的責任,老師有傳授知識的責任,醫生有救死扶傷的責任;而作為中學生的我們,當前的責任就是努力學習和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生活中,每個人的崗位不盡相同,但要把工作做得盡善盡美、精益求精,卻離不開一個共同的因素,那就是要具備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不同領域的人,在其不同的工作崗位上,都以高度的責任心履行職責、發揮作用,社會才能進步,國家才能發展,我們才能生活在安全美好的大家庭。
一個缺乏責任感的社會,是不能長期持續發展和繁榮的。如果沒有責任感,自由市場就會盛行欺騙消費者的行為;如果沒有責任感,“社會精英” 只會創造出狹隘的理論;如果沒有責任感,個人的發展就會變成損人而自利。在任何一種情況下,沒有責任感的社會,其凝聚力都會大大被削弱,社會的和諧程度更會受到損害。
責任之重,重于泰山;責任之心,時刻不忘。時代需要我們無私奉獻、盡職盡責,我們別無選擇。只有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把責任心落實到行動上,時時處處盡責的人,才會成就一番事業。
論點集錦
1.責任是對人們行為的一種有效約束。
2.責任是一種勇氣的象征。
3.有責任感是一個人良好素質的體現。
4.責任是人類得以生存和延續的前提。
5.承擔責任需要勇氣。
6.責任的落實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
7.我們要培養自己的責任心。
8.承擔責任也要量力而行。
9.一個負責的人,執著面對目標,完成承擔的職責。
10.我們不應該逃避責任。
論據超市
[理論論據]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 《老子》
※人有不為也,而君可以有為。
—— 《孟子》
※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 (宋)陸游
※乾坤能大,算蛟龍,元不是池中物。
—— (宋)文天祥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 (宋)陸游
※業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
—— (宋)張來
※垂頭自惜千金骨,伏櫪仍存萬里心。
—— (宋)郝經
※治人者必先自治,責人者必先自責,成人者必先自成。
—— 惲代英
※*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這就是責任。
—— 〔英國〕查爾斯
※人類應當努力減少痛苦與殘忍,這是我們最重要的責任。
—— 〔法國〕羅曼·羅蘭
※每天務必要做一點你所不愿意做的事情。這是一條最寶貴的準則,它可以使你養成認真盡責而不以為善的習慣。
—— 〔美國〕馬克·吐溫
※盡管責任有時使人厭煩,但不履行責任,不認真工作的人什么也不是,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廢物。
—— 〔美國〕劉易斯
※一個人有責任把這個世界的美好事物同他的鄰人分享。
—— 〔美國〕劉易斯
※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
—— 〔德國〕歌德
※我們不是為自己而生,我們的國家賦予我們應盡的責任。
—— 〔西班牙〕西塞羅
※堅毅而崇高的思想方式,能夠使一個人建立起生活目的和認識自己的生活職責。
—— 〔俄國〕列夫·托爾斯泰
※不要過分地醉心于放任自由,一點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處與危險實在不少。
—— 〔俄國〕克雷洛夫
※站在領導立場的人,首先就要確立自己的責任,抱著使命感求其貫徹。
—— 〔日本〕松下幸之助
※共同承擔責任等于不負責任。
—— 〔德國〕諺語
[事實論據]
稱職的大臣
春秋時,晏嬰和穰苴是齊國的兩位名臣,分別擔任相國和大司馬要職,主持政務和軍務。一天,齊景公忽然想到晏嬰家喝酒。晏嬰接到通報,馬上穿著朝服,手拿笏牌站在門外,等候齊景公的到來。齊景公還未下車,晏嬰就迎上去問道:“諸侯得無有故乎?國家得無有故乎?” 當齊景公說明來意后,晏嬰說:“安國家定諸侯的事,臣請謀之。至于陪您喝酒的事,您左右有的是人,臣不敢與聞。” 齊景公討了個沒趣,只好吩咐改道去穰苴家。不料到門口一看,這位大司馬穿盔戴甲,手執長矛,見面就問:“諸侯得無有兵乎?大臣得無有叛者乎?” 當齊景公說只是想喝幾杯時,被穰苴以與晏嬰同樣的理由拒絕了。
丞相的責任
漢文帝時,陳平任左丞相。據說有一次漢文帝問他:“全國每年收糧多少?” 陳平回答說:“這要問治粟內史。” 漢文帝又問他:“全國每年案件有多少?” 陳平回答說:“這要問廷尉。” 漢文帝見狀,就問:“那你管什么?” 陳平回答:“丞相管百官。”
班超投筆從戎
班超是東漢時的著名人物。他從小就很有志氣,立志要為國家干一番事業。公元62年(漢明帝永平五年),他的哥哥班固奉命到洛陽擔任校書郎,他與母親也隨同前往。由于生活艱苦,班超不得不替官府謄抄文件,每天從早忙到晚,所得的報酬只能維持生活。一天,班超一邊抄著文件,一邊想起自己的抱負,心情非常激動,忍不住猛然把毛筆扔到地上,嘆息說:“男子漢大丈夫縱然沒有別的大志向,也應該學習張騫,在與別國的交往中建立功勛,以取得封侯。怎么能老是埋頭于筆墨紙硯之間呢?” 不久,他參加了軍隊,因作戰英勇,身先士卒而得到了升遷。后來,朝廷又派遣班超出使西域。
在多次出使西域的過程中,班超只帶著少數人,靠著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難,為加強漢朝與西域各國和古羅馬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聯系,作出了重要的貢獻,被封為定遠侯。班超在西域30余年,直至和帝時,才因年老回國。
華歆的義行
晉時,華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難,有一陌生人請求搭舟相隨。華歆猶豫,王朗說:“船有寬裕,為什么不可帶上?” 于是讓其登了舟。后強盜追來,為了快跑,王朗想把那人丟下船。華歆卻說:“我當時猶豫,正是為此。現既帶上人家,豈可扔下不管?”
精益求精的魯迅
魯迅先生提倡寫文章 “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無用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他自己身體力行著這一主張,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他生命的最后兩天中所寫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一文的修改上,清楚地表現了這一點。當時,他已經沒有力氣了,但他仍堅持修改。在這篇最終未能完成的僅有2 600多字的短短文稿中,修改的痕跡竟達53處之多。
“非典” 期間的責任
“非典” 令人們前所未有地深刻體會到,置身于一個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如此緊密,他人的利益與自身的利益如此息息相關。人們深深地感到:愛別人,也是愛自己;對別人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當這種愛、這種責任延伸開來,就成長為一種惠及社會無比強大的力量。在無意中了解到車上的乘客正在發燒時,北京的一名出租車司機馬上給疾控部門打電話,直到這位乘客得到妥善安置后,他才離去。這位出租車司機冒著自己被傳染的危險勇敢地承擔了公民的職責,這種勇于擔當責任的故事,在 “非典” 肆虐的日子里數不勝數。在醫院里,廣大醫務工作者為了救治 “非典” 病人,勇于承擔救死扶傷的職責,作出了巨大的奉獻。在校園中,聽從政府號召的大學生在被隔離的校園里平靜安排好每天的生活。在每個普通家庭中,依照醫學專家的建議,廣大市民主動減少外出與他人接觸,降低 “非典” 傳染率。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我們都能看到這種對他人負責的人和事。敢于擔當責任的人們組成了一個英雄群體,抵抗著 “非典” 的侵襲。
信守諾言的里根
美國前總統羅納德·里根11歲時,踢足球不小心打碎了鄰居家的玻璃,鄰居向他索賠12.5美元。在當時,12.5美元是筆不小的數目,足足可以買125只生蛋的母雞!里根向父親承認了錯誤,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里根為難地說:“我哪有那么多錢賠人家?” 父親拿出12.5美元說:“這錢可以借給你,但一年后要還我。” 從此,里根開始了艱苦的打工生活,經過半年的努力,終于掙夠了12.5美元,還給了父親。里根在回憶這件事時說:“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責任。”
誠實的政府
“如果我們沒有把事做好,會讓很多新加坡人遭殃。” 40歲的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部長林勛強說。就如同其他新加坡政治家及高級文官一樣,林勛強出身清寒,極珍惜新加坡今天的成就。整個新加坡政府有6萬多名文官,主要分成4個等級,其中有200多個管理職文官屬第一等級,站在金字塔的最頂端。對于新加坡的未來,他們負有最高的責任。新加坡財政部公共服務署副秘書長陳文發相信,新加坡政府是全世界最誠實的政府。新加坡人民也相信,他們有一個最干凈的政府,絕對沒有桌下交易。
*道義上的責任
20世紀初美國的一位叫弗蘭克的意大利移民,經過艱苦的積蓄開辦了一家小銀行。但一次銀行遭搶劫導致了他不平凡的經歷。他破了產,儲戶失去了存款。當他帶著一個妻子和四個兒女從頭開始的時候,他決定償還那筆天文數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勸他:“你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 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許我沒有責任,但在道義上,我有責任,我應該還錢。”
自食其果
有個老木匠準備退休,他告訴老板,說要離開建筑行業,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老板舍不得做得一手好活計的木匠走,再三挽留。木匠決心已下,不為所動。老板只得答應,但問他是否可以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答應了。
在蓋房過程中,大家都看出來,老木匠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了,用料也不那么嚴格,做出的活計也全無往日的水準。老板并沒有說什么,只是在房子建好后,把鑰匙交給了老木匠:“這是你的房子,” 老板說,“我送給你的禮物。” 老木匠愣住了。他這一生蓋了多少好房子,最后卻為自己建了這樣一幢粗制濫造的房子。
不負責任的玩笑
紐約的一家報紙在愚人節當天,竟跟大作家馬克·吐溫開了個太過分的玩笑。這家報紙報道:“ 馬克·吐溫×月×日辭世了。” 當馬克·吐溫親自迎來那些吊唁的朋友時,許多人又十分驚訝、氣憤,大家紛紛譴責那家不負責任的報紙。但是馬克·吐溫一點也不發火,他笑著詼諧地說:“報紙說我死了,千真萬確,只是把日期提前了。”
[自我補充]
互動園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一則題為《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鐘》的消息,按要求作文。
一名公交車司機行車途中突發心臟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鐘里,他做了三件事:
——把車緩緩地停在馬路邊,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氣拉上了手動剎車閘;
——把車門打開,讓乘客安全地下了車;
——將發動機熄火,確保了車和乘客、行人的安全。
他做完了這三件事,安詳地趴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這名司機叫黃志全,所有的大連人都記住了他的名字。
讀了上述材料,你一定感受到一種撼人心魄的力量,一定體會到了什么叫強烈的責任感。
請你以 “責任” 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字數不少于800字。
[實戰演示]
精彩范文
責 任
英國王子查爾斯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這就是責任。” 西塞羅也曾說過:“我們不是為自己而生,我們的國家賦予我們應盡的責任。” 責任不是一個甜美的字眼,它僅有的是巖石般的冷峻。一個人真正地成為社會一分子的時候,責任作為一份成年的禮物已不知不覺地卸落在他的背上。它是一個你時時不得不付出一切去呵護的孩子,而它給予你的,往往只是靈魂與肉體的痛苦,這樣的一個十字架,我們為什么要背負呢?因為它最終帶給你的是人類的珍寶——人格的偉大。
20世紀初美國的一位意大利移民曾為人類精神歷史寫下了燦爛光輝的一筆。他叫弗蘭克,經過艱苦的積蓄開辦了一家小銀行。但一次銀行遭搶劫導致了他不平凡的經歷。他破了產,儲戶失去了存款。當他帶著一個妻子和四個兒女從頭開始的時候,他決定償還那筆天文數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勸他:“你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 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許我沒有責任,但在道義上,我有責任,我應該還錢。” 償還的代價是三十年的艱苦生活,寄出最后一筆 “債務” 時,他輕嘆:“現在我終于無債一身輕了。” 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責任,而給世界留下了一筆真正的財富。
責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給世人的一種考驗,許多人通不過這場考驗,逃匿了。許多人承受了,自己戴上了桂冠。逃匿的人隨著時間消逝了,沒有在世界上留下一點痕跡。承受的人也會消逝,但他們仍然活著,死了也仍然活著,精神使他們不朽。
我們都知道那個天黑了還不肯回家,站在路邊哭泣的孩子。因為他要站崗,別的孩子早散了,可他為了堅守崗位寧愿站著哭泣,因為這是他的責任。
愿我們所有的孩子都有這樣的心靈,責任從小就在那里成長。
愿我們所有的人都把責任之心攜帶在人生的道路上,讓人生散發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輝。
經典點評
人生在世,總要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承擔各種各樣的責任。我們只有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社會才會有秩有序,生活才會和諧美好。
文章開篇引英國王子查爾斯的話,對 “責任” 一詞作了解釋,再用類比聯想和正反對比論證,揭示出承擔責任帶來的收獲——顯示人格精神,深入地闡明了恪守自己應盡的責任的意義,充分渲染了責任感的重要性。
文中不少語句凝練而富于意蘊,耐人尋味,發人深省。
[實戰演練]
請按題目要求另寫一篇議論文。
上一篇:《財富》作文論點論據論證
下一篇:《質量》作文論點論據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