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題解析
[解題]母愛(maternal),指母親對于兒女的愛。母親愛護自己的兒女,從未考慮過任何回報。母親為孩子的牙牙學語而開顏,為兒女的成功而微笑,但卻從不在意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母愛的力量是無窮的,一位母親為了拯救嬰孩,雙手撐起了數噸重的水泥板;另一位母親為了接住墜樓的孩子,其奔跑速度超越了訓練有素的營救隊員。母愛中所蘊涵的能量,是無法估量的。一生中,母親由風姿綽約的少婦變成了白發蒼蒼的老嫗,但她們從未停止過對孩子的愛。母愛的確偉大。
[析題]可以寫你感受到的母愛。也可以從旁觀者的角度,寫讓你感動至深的母愛。還可以寫一個失去母親的孩子,對母愛的渴望。還可以寫不是母親的人所給予的母親般的關愛,甚至可以寫祖國母親,地球母親的愛,這樣的母愛同樣偉大而崇高。總之,角度可以不一樣。
[溫馨提示]母愛話題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所以寫法多種多樣,可以從平凡小事中寫母親的辛勞與無私、樸實與善良,寫母親的苦與甜;可以寫缺乏母愛的人對母愛的向往與企盼;可以從一個母親的視角寫母愛的忐忑不安與無微不至。總之,為避免千篇一律,應該盡量尋求新的角度,以求文章的創新性和深刻性。
思路導引
母愛是什么?母愛的含義實在是太豐富了。生病時母親在病榻前的關切焦灼,犯錯時母親苦口婆心的教育,不肯吃飯時母親痛苦無奈的眼神,取得好成績時母親爽朗開心的笑聲,天冷時一遍遍讓孩子加衣的嘮叨,遠行時母親電話里關切的詢問,等等。從任何一個角度展開都可以成為一篇很有深度的文章。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疼愛孩子是母親的天性。母親把自己的孩子視作一生中最偉大的杰作,在這個杰作上,母親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愛,任風霜雨雪的打擊,總是一往無前,無怨無悔。
得到母愛的孩子是最幸福、最驕傲的人。母愛讓孩子感到生活的美好、甜蜜、溫馨和希望。母愛,也同樣教會了孩子去愛別人,讓孩子感受到一種哪怕天塌地陷也不懼怕的安全感。母愛給了孩子生命之初的感動,塑造了他們的美好品格和健全人格,給了他們奮斗不止的動力。母愛讓孩子感受到世間最美好的親情。母愛就是一幅山水畫,洗去鉛華雕飾,留下清新自然,令人回味無窮;母愛不是法律,卻比法律更具威懾力,它能讓浪子回頭,讓整個社會更加和諧安寧。母愛無價!
論點集錦
1.母愛是世間最珍貴的感情。
2.母愛是無言的,無須表達的。
3.母愛是世間最偉大、最無私的情感。
4.兒女都是父母身上肉。
5.愛孩子是母親的天性。
6.母愛常能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7.母愛如一弘涓涓細流,雖無聲,卻能夠滋潤干涸的心。
8.生活中,母愛無處不在。
9.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10.母愛,不惜以犧牲自己為代價。
11.學會體會母親的用心。
12.加倍回報母愛。
論據超市
[理論論據]
※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 (先秦)孟子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唐)孟郊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 (漢)劉向
※生還對童稚,似欲忘饑渴。
—— (唐)杜甫
※世界上只有一個最好的女子,便是我母親。
—— (元)成吉思汗
※*沒有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 老舍
※*母子之愛是人世間最神圣的感情,踐踏這種感情的人是不幸的。哪怕是殺人犯,只要他敬愛自己的母親,那他便沒有喪盡天良。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么顯赫,無論他多么有名,他也是一個卑劣的人。
—— 〔意大利〕亞米契斯
※世界上有一種最偉大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 〔意大利〕但丁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愛。
—— 〔英國〕米爾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她們當做最好的朋友。
—— 〔英國〕狄更斯
※慈母的心靈早在懷孕的時候就同嬰兒交織在一起了。
—— 〔英國〕狄更斯
※女子是弱者,但母親是強者。
—— 〔法國〕雨果
※過分的溺愛雖然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卻會使子女遭到毀滅。
—— 〔蘇聯〕馬卡連柯
※所有的愛都有肉體的成分,但母親的愛是潔凈無罪的肉體之愛。
—— 〔法國〕羅曼·羅蘭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
—— 〔法國〕羅曼·羅蘭
※世界上其他一切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愛才是真的、永恒的、不滅的。
—— 〔印度〕普列姆昌德
※母親的愛是永遠不會枯竭的。
—— 〔蘇聯〕岡察爾
※一個做父親的人除了他的孩子以外還有別的,可是一個母親只有她的孩子。
—— 〔瑞典〕斯特林堡
※母愛不僅僅是指母親對孩子的愛,也應包含孩子對母親的愛。
—— 〔科威特〕納素夫
※難償世上兒女債,可憐天下父母心。
—— 諺語
※要知父母恩,懷里抱兒孫。
—— 諺語
※從小不知老娘親,育兒才知報娘恩。
—— 諺語
※母子分離,活樹剝皮。
—— 諺語
※不記當初娘養我,但看今朝自養兒。
—— 諺語
※養兒方知父母恩。
—— 諺語
※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
—— 俗語
※吃遍味道鹽好,走遍天下娘好。
—— 俗語
※再甜的甘蔗不如糖,再親的嬸子不如娘。
—— 俗語
※有狠心的兒女,沒有狠心的爹娘。
—— 俗語
[事實論據]
鱔魚也懂母愛
古代有個叫周豫的讀書人,他非常喜歡吃魚。有一天,朋友送來一些鱔魚,周豫將魚放入鍋里的水中,在底下慢慢加熱。因為水溫的變化很慢,所以鱔魚會在不知不覺中被煮熟,并能保持肉味的鮮美。等到湯燒好后,周豫掀開鍋蓋,發現鍋中有一條鱔魚的腹部竟然高高弓起,只有頭部和尾部浸在沸水里。周豫覺得好奇,將這條鱔魚的腹部用刀剖開,沒想到里面竟然滿滿的都是鱔魚卵。這條鱔魚是為保護魚卵,才將腹部高高地弓起的啊——原來動物也有這么深沉的愛。即使自己失去生命,也不忘保護自己的孩子!人和動物都是一樣的啊!周豫一下子落下淚來,他發誓終身不再吃鱔魚,并對自己的母親更加孝順。
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汶川震后,重災區現場。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縫隙可以看到她死亡時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得變了形,看上去有些詭異。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筑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邊喊: “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尸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地喊 “有人,有個孩子 ,還活著!” 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地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被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還安靜地睡著。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準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地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隔不斷的親情
路福珍、吳桂芹夫婦當年6歲的男孩路慶良外出玩耍時丟失,夫婦倆千方百計尋找,但沒有找到。1961年,夫婦倆遷到唐山范各莊,仍繼續尋找,始終不見孩子的蹤影。年復一年,吳桂芹常常在夢中哭喊著,盼望看到兒子的歸來。1983年路福珍去世,留給妻子的任務是找回兒子。傷心至極的妻子答應丈夫的是:“老路你放心走吧,我一定把兒子找回來再去見你!” 1992年,61歲的吳桂芹,魂牽夢繞的還是尋找兒子。她拿出日積月攢的1000多元錢,托人到北京的《法制日報》上登了一則尋人啟事。在各方面的大力幫助下,她終于得到兒子的消息。分散了32年的母子終于得以相認。
一心只為兒讀書
陳龍英的丈夫患有精神病,她既要護理丈夫,又要照料3個兒女,生活十分艱難。兒子晁偉3年前考入鄭集高中,因感到家境實在困難,想要輟學打工。陳龍英堅決不同意。她對兒子說:“只要你爭氣,再苦再累,媽也要供你讀書!” 她平時在責任田里忙個不停,農閑時就拉著平板車到5里之外的鄉食品廠做清潔工,收集廢品。中午工人們下班了,她蹲在地上啃冷饅頭、喝生水,算是休息。偉大的母愛感動著晁偉。他非常刻苦,把節省下來的每分錢都用在學習上。為了省4元車費,他常常從學校步行50里趕回家。功夫不負有心人,他以662的高分被天津南開大學物理系錄取。看著兒子的錄取通知書,不識字的陳龍英眼睛里滿是淚花。
*想方設法教子的母親
后魏巨鹿的魏緝成才、出名,全靠有個賢良的母親。魏緝生下來還未滿百日,父親就死了。母親房氏為了撫育孤子,矢志不改嫁。房氏教子嚴而有方,小時不許他偷懶,督促他勤奮讀書。長大以后就教他注意尋師擇友,增長學問見識。魏緝一度認為自己長大了,不再虛心受教。房氏便改 “口教” 為身教:如果魏緝帶賢士上門,她就親自備酒席,熱情招待;如果把不三不四的人帶到家里來,她就躺在房里不吃飯,一定要等兒子知錯謝罪才起來。
一個腎,一顆心
香港政壇十分活躍的范徐麗泰的女兒患了腎炎,腎功能無法恢復。經醫生再三診斷,認為除了換腎別無他法。于是,范徐麗泰作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將自己的一個腎捐獻給女兒。香港 “鳳凰” 衛視為此專訪了范徐麗泰。主持人問范徐麗泰:“您可以等待別人的器官捐獻,為什么一定要自己捐獻呢?” 她只是平淡地回答:“我們了解到,香港捐腎的人實在太少,因此等候期要5年到10年。這么長的時間需要不斷地洗腎,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太多影響。作為母親,在女兒需要的時候,我的腎剛好符合她的要求,結果讓我做了人生中最難得、最幸福的一件事。我覺得這是上天賜給我的福分。”
矮小母親的偉大的愛
澳洲墨爾本麥克齊女士,年幼時患了類風濕關節炎,以致體型長不大,一張娃娃臉,身高僅1.2米。已30歲的她,看上去就像一個9歲的女孩。后來,她與1.9米高的基文結婚并懷孕,醫生曾勸她不要生孩子。因為對她來說,生育將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但她仍堅持生下女兒嘉寶莉。女兒出生一年,麥克齊與基文的 “高矮婚姻” 破裂了。矮小的麥克齊既難過又害怕,但她決定要為女兒活下去,將她撫養成人。母女倆住在墨爾本,每天媽媽送女兒上學。母女倆個兒差不多,仿佛是一對最好的伙伴。對這樣的好拍檔,嘉寶莉的同學們見了很是忌妒和羨慕。嘉寶莉已懂得自己總有一天會超過矮小的母親,但她心目中,她的母親永遠是偉大的。
[自我補充]
互動園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這是一位母親手機上的臨終遺言。
汶川震后,重災區現場。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她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禮,身體被壓得變了形。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大約有三四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的庇護,他毫發未傷。被救出來的時候,還安靜地睡著。包裹小孩的被子里,塞著一部手機,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了的這條短信。
要求:①這段文字對你有什么啟發,請根據上面的材料寫一篇議論文。②立意自定,但必須在 “母愛” 范圍內。③題目可自擬。④1000字左右。
[實戰演示]
精彩范文
母愛——人間至愛
母愛如一泓涓涓細流,雖無聲,卻能夠滋潤干涸的心。她平凡,卻在平凡中孕育著一份驚人的偉大。
母親以愛吃魚頭而聞名,每一次聚餐時,我們總是爭著把魚頭夾到母親的碟子里。朋友聚會時,人家也必然將魚頭讓給母親。只是在外面,常常婉言謝絕人家的好意。
偶然的一次,母親因勞累而病倒了。朋友、外婆等都來看望母親。有位朋友還特地燒了個魚頭帶去。
“謝謝你們這么好心,為我燒了魚頭。”
待他們走后,外婆打發我們出去玩,我答應了。(有什么秘密呢?外婆打算干什么呢?我猜不透。)
外婆的保溫盒里裝著的到底是什么呢?
只聽見外婆輕輕擰開蓋子,一股濃濃的魚肉香味撲鼻而來。咦!難道外婆不知道母親喜歡吃什么嗎?還拿來魚肉。怪哉?只聽見外婆生氣地說:“都到今天這種地步了,還不把真相告訴他們!” (什么真相呢?) “可不要太苦了自己,為什么不告訴他們,你也愛吃魚肉呢?”
眼淚順著臉頰輕輕地流下來,原來母親的愛是無言的,無須表達的。
母親輕聲說:“家里環境不太好。他和孩子都愛吃魚肉,我吃,他們就少了;不吃,他們又過意不去,只好裝作愛吃魚頭,只盼望他們能吃得香。”
亞米契斯說過:“母子之愛是人世間最神圣的感情,踐踏這種感情的人是不幸的。哪怕是殺人犯,只要他敬愛自己的母親,那他便沒有喪盡天良。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么顯赫,無論他多么有名,他也是一個卑劣的人。” 是的,母愛是世間最偉大、最無私的情感。魏緝與其母的故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后魏巨鹿的魏緝生下來還未滿百日,父親就死了。母親房氏為了撫育孤子,矢志不改嫁。房氏教子嚴而有方,小時不許他偷懶,督促他勤奮讀書。長大以后就教他注意尋師擇友,增長學問見識。魏緝一度認為自己長大了,不再虛心受教。房氏便改 “口教” 為身教:如果魏緝帶賢士上門,她就親自備酒席,熱情招待;如果把不三不四的人帶到家里來,她就躺在房里不吃飯,一定要等兒子知錯謝罪才起來。這是一個多么深明大義又可愛的母親啊!
作家老舍說過:“沒有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是的,有時候,母愛是一劑特效藥,可以拯救那病入膏肓、行將就木的靈魂;有時候,母愛又是人生海洋中的一座指路明燈,引導我們走出迷途,追隨光明。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分沉甸甸的母愛,有誰能夠掂出她的分量,有誰能夠真正償還得起呢?
經典點評
母愛,是人世間最樸實、最偉大的愛,因為有了母愛的沐浴和照耀,人類才如此和諧,生活才如此美好。母愛,在任何時候,都是最感人、最值得歌頌和珍惜的東西。對母愛的感激,已深深地印入了我們的靈魂。文章緊扣論題,從母親愛吃魚頭說起,挖掘母愛的偉大之處,論點新穎深刻;行文旁征博引,擷取了極有代表性的例子,緊扣 “母愛” 這一中心進行渲染和襯托,有力地證明了自己的觀點。
文章思想深刻,實例充分全面,語言流暢,感情真摯,令人感慨萬千。
[實戰演練]
請按題目要求另寫一篇議論文。
上一篇:《毅力》作文論點論據論證
下一篇:《氣節》作文論點論據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