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孩子忘我的辯論誰對誰錯,究其原因,是他們在尋找最合理的方法。也就是說,沒有正確的理論,就難以獲得成功。
當荒園需要改造時,僅憑一己之力的效率遠不如大家一起合作,伙伴們各自都有不同的意見,那么闡述理由統一意見不就是最好的方法嗎?難道大家秉持不同的意見能做好這件事嗎?
這讓我想起一個故事《南轅北轍》,去往楚國的旅人有最好的馬夫,最快的馬車,最多的盤纏,不聞意見,不看方向,一心只想行動,也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所以說正確的理論是成功的前提,若是荒園中的孩子們以錯誤的理論改造荒園,那么最后誰也不會成功。
在中國近代紅軍長征過程中,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直接負責人王明博古,就是犯了理論上、原則上的問題。過度的高估自己與過度的小視敵人,這與實際情況是不符的,因為沒有搞清楚狀況,所以才犯了嚴重的“左傾”錯誤。前四次順利的反圍剿,正是因為領導人們基于正確的理論做出了正確的決策。在一項行動前,對待理論的態度一定要思前想后,嚴謹認真。
自1922年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俄建立,共產主義實踐就開始了曲折的發展,時至今日,馬克思的思想終于在中國大地上站穩了腳跟。今天的中國飛速發展,太多耀眼的成就令人目不暇接——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FAST,人類首次在月背登陸,5G通訊逐步覆蓋……能讓我們有這么巨大的成就離不開一個重要的原因,黨和中央始終貫徹著馬列毛思想價值觀。在新中國剛建立一窮二白的時期,公有制集全民之力,恢復經濟;遭歐美封鎖,自力更生;頂各方壓力,造衛國利器。無一不是馬列毛思想理論的正確領導。回想我們曾經的老大哥蘇聯,斯大林一屆領導人的錯誤理論讓之后的四屆領導人都無法糾正,最終導致分解。可見,只要有正確的理論,加以努力,就是成功的途徑。
從南轅北轍到紅軍反圍剿,再到新中國的公有制成功不難看出,努力的人有千千萬,唯理論的正確才有可能成功。幾個孩子為改造荒園奮力爭辯,正是嚴謹態度的一種體現,對困難的問題難以辯出結果,應該繼續更深的思考,孩子們爭論一天,雖有失效率,但思想還是值得贊揚的。
正如朱熹所說,“絕知此事要躬行”,但也別忘了,唯有正確的理論才能讓“躬行”變得有價值。
上一篇:張凱新《找準自己的位置》敘事高中作文
下一篇:范佳斌《最平凡的親情》寫人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