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千言萬語,不及雙拳兩腿
看到荒蕪的荒園,三個人決定將其改造,可從早討論到晚也沒有結果,荒園仍舊荒蕪,一天也就荒廢。其實荒園并不荒蕪,荒蕪的是他們的行動。即使話說得再多,再漂亮,荒園依舊是荒園,但是若是踏踏實實行動起來,荒園可以變成花園,荒蕪可以變成美麗,廢墟可以變成奇跡。縱使千言萬語,不及雙拳兩腿。
行動比語言更響亮。
西漢時有一位勇猛善戰的李廣將軍,一生跟匈奴打過七十多次仗,被匈奴敬稱為“飛將軍”。他戰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愛戴。史書記載,李廣不善言辭,他帶兵打仗,并不以慷慨的言辭激勵士兵,而是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達到同樣的目的。李廣為將廉潔,常把自己的賞賜分給部下,與士兵同吃同飲。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祿二千石的官,家里沒有多少多余的財物,始終不談購置家產的事。李廣愛兵如子,凡事能身先士卒。行軍遇到缺水斷食之時,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邊;士兵不全吃上飯,他不嘗飯食。李廣射殺敵人時,要求自己箭無虛發,所以非在數十步之內不射,常常是箭一離弦,敵人應聲而亡,也因此多次被敵人圍追,射猛獸時也由于距離太近而幾次受傷,但李廣從不畏懼。古語說:“其身正,不令而行”,所以,每次打起仗來,士兵們往往爭先效法李廣,都能夠奮勇殺敵,不怕犧牲。 后來,當李廣去世的噩耗傳到軍營時,全軍將士無不痛哭流涕,連許多與他并不熟悉的百姓也紛紛悼念他。太史公司馬遷在為李廣立傳時稱贊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廣將軍雖然平素寡言少語,可是做起事來卻能做到實處,雷厲風行,這應該是他受到尊敬的原因吧。
說一尺不如行一寸
德國思想家恩格斯亦說過:“判斷一個人當然不是看他的聲明,而是看他的行動,不是看他自稱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實際上是怎樣一個人”所以在答應別人事情的時候,你若想他人相信你,必須讓別人看到你的行動,你若做不到,你說的話都是空談。同理在別人答應你事情時,不能只聽他說什么,更重要得看他實際做了什么。 行動總是比語言更加雄辯。
其實在生活中如果想要詩和遠方,到達理想的彼岸,不是要有詩人浪漫的情懷,也不是要有浪子般不羈的情志,而是要有實干的精神,《晏子春秋》中這樣說道:“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意思是:無論怎么難做的事總去做,就常常能做成;無論多么遙遠的路總是走,就常常能到達。只要我們懂得行動高于語言,懂得付諸實踐,踏踏實實地努力就一定可以收獲屬于自己的詩和遠方!縱使千言萬語,不及雙拳兩腿!只要邁開兩腳,哪怕千里迢迢!
上一篇:程佩《粉身碎骨渾不怕 留得清香在人間》高中作文
下一篇:張壬凱《紙上談兵萬事空,立身行動事竟成》議論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