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路
李佳凝
人生于世,區(qū)區(qū)不過幾十載春秋年華,短暫的一生中會遇到許多的分岔路口,而我們選擇的路便是未來的人生。盡管相對于世界乃至宇宙來說,人類是渺小的,生命是短暫的,但我們選擇的路使這個世界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誰又能說選擇的道路對于未來影響不大呢?
劉備,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劉備早年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投靠過多個諸侯。赤壁之戰(zhàn)時,劉備與孫權聯(lián)盟擊敗曹操,奪取荊州。而后進取益州。于章武元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劉備自小立下雄心壯志,選擇了屬于自己的一條人生之路,從此成就了蜀漢的輝煌。劉備選擇自己想要走的路,并堅持了下去,不管遇到多少磨難他都沒有放棄。諸葛亮、張飛、關羽……他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遇到了志氣相投的人,他們相互扶持,在路上磕磕絆絆地走著。支撐他們走在道路上的不過是內(nèi)心的執(zhí)著與希望。
路是什么?路是人生、是過去,也是未來。我們在路上看遍了人生百態(tài),世事無常。古往今來,能走上自己最初選擇的路,堅持到最后的才有可能是贏家。我國科研事業(yè)的前輩們,堅持他們的夢想,一心一意踏實地走在提升我國科技水平的道路上。“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兩彈一星”、現(xiàn)代網(wǎng)絡的快速發(fā)展……一代一代前輩們的堅持是如今的我們自愧不如的。這不僅是他們選擇的道路,也是適應國家和時代的需要選擇的。對于國家來說,只有選擇了正確的、科學的道路,長期堅持并付諸實踐才會實現(xiàn)國家富強;而對于我們青少年來說,選擇自己的道路并長期堅持才會有更好的發(fā)展機會。
魯迅在《故鄉(xiāng)》中說過:“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誠然,路是我們自己走出來的,路盡頭的希望也是我們的,路上的任何艱難險阻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空有夢想而不去付諸實際,就好比是守株待兔的那個農(nóng)民,只會幻想美好的結局;結果不僅沒有等來兔子,連田地也荒廢了。既已有希望,那便去努力追求,莫管前路上是否荊棘密布、莫管最后結果如何,你只需要沿著道路盡力奔跑即可。當你有一日沐浴在勝利的光芒中時,你會發(fā)現(xiàn)過去在路上受過的傷都已愈合,心變得更堅強。回首遠望,你會發(fā)現(xiàn)過去的路上鮮花開放,所有的過去阻礙和傷痛如今都會變成被人稱贊和羨慕的榮耀。
選擇路,關乎到人的一生,須自己去選擇。就像人吃飯穿衣一樣,別人的建議聽聽便罷,并不能干擾你最終的決定。但你走在路上時,映入你眼簾的不只有刺人的荊棘,還有穿過荊棘之后的欣喜,繼續(xù)前行的勇氣便會再次充滿身心。前方是絕路,希望就在轉角。
上一篇:宋志偉《我驕傲,因為我是90后》說明高中作文
下一篇:趙悅茗《新路·舊路》繪景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