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鶯在樹枝上唱著歌,送走黑夜,迎接黎明。
月上弦,幾朵云漂漂浮浮,遮住了些許月光。
樹下的一小院,門口,丈夫與妻女辭別,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我此次出征,不知多久才能回來,如若順利,三年之內我便會歸來,如若不幸,恐怕我們今生不會再相見,那么來生,我定會好好償還……”
“珍重,再見?!逼拮拥?。
蘇軾有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币国L唱。
女兒站在樹旁,月光下,樹影搖曳,她目送著父親高大的背影漸行漸遠。父親堅定的眼神,讓她感到了使命與責任。別離,是舍棄更是奉獻。
月掛中天,月漸圓。
形勢危急,烽火連天。
丈夫跟隨隊長執行任務,智勇雙全,沖鋒陷陣,殺敵無數。
埋伏在暗處的敵人看準時機,一顆子彈穿過他的胸膛,鮮血噴涌而出。
隊長打退敵人,上前抱住他,痛哭流涕。
他的嘴角留下最后一抹微笑。他仍然堅強。
徐志摩有詩“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夜鶯輕吟。
女兒站在樹下,思念父親,淚流滿面,心中酸楚不已。此時,她懂得了責任與奉獻。
月下弦,天際遼闊,天色漸白。
女兒已長大,到了求學的年紀。
相依為命的母女兩人即將分離。母親為她梳發整衣,送別她。
她記下叮囑,告別母親,背起行囊,走向遠方。
此次離別,縱使悲傷,卻是成長,獨立與擔當。
“陰晴圓缺,天山月,唯有心,像這草原,一歲一榮,消了殘雪…… ” 夜鶯繼續唱。
六月,畢業季,校園里桃李芬芳,送走了一屆又一屆莘莘學子。
畢業典禮上,同學們互訴衷腸,互道離殤,依依不舍。齊唱著《送別》,歌聲嘹亮。眷戀師友的音容笑貌,數不盡的回憶,使淚水模糊了雙眼。
女兒再一次迎來離別。與十二年的學習生涯別離,與朝夕相處,同舟共濟的師友別離,與少年別離。
經歷了這么多場離別,她已不再害怕。
每一次的離別,都是勇氣與獨立的見證,是成長的踐行。
每個人成長的路上都是分離失去與重逢再相聚的過程。
分離是為了更好的相聚,也只有失去后才懂得懷念與珍惜。
夜鶯依舊一首一首地唱著歌。
女兒跟著夜鶯唱。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勸君惜取少年時。
年輕時堅持不懈地奔跑,一路上披荊斬棘,途中與人相識相知相伴。同走過一段路程,同趕過一段路,須感謝,須珍惜。然而別離后,便無可回顧,無可遺憾,無可后悔。一點懷念,足矣。
前面有更長更精彩的路無可辜負。
女兒很勇敢,堅強。
趕路的過程,跟隨時光奔走,向過去揮揮手。
那么,珍重。
日出了。
夜鶯停止了歌唱。它之所以一首又一首唱著歌,是因為它知道,黎明總會來臨。
上一篇:李夢雨《離歌》原創高中作文
下一篇:胡金宇《離歌》原創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