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重孝孝當先 ,一個孝字全家安。單看“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體,和“子”字組合而成的一個會意字。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與善事父母之義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輩在處理與長輩的關系時應該具有的道德品質和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
眾里尋他。誰也不會忘記去年央視舉辦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的公益活動,照顧媽媽,哪怕只有一輛板車的黃鳳,十三歲的男子漢趙文龍,逆境中始終微笑的吳林香,捐髓救母的邵帥,這一個個少年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孝的真正意義。孝不是做驚天動地的大事情,而是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小事上。譬如:父母下班后端上一杯熱騰騰的茶水,疲憊時輕輕地捶捶背,過生日時送上溫暖的祝福,周末時陪父母談談心……。
有這樣一個人,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立過赫赫戰(zhàn)功,解放后不久擔任了國務院副總理和外交部長,工作十分繁忙。1962年,他出國訪問回來,路過家鄉(xiāng),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親。母親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進家門時,母親非常高興,剛要向兒子打招呼,忽然想起換下來的尿褲還在床邊,就示意身邊的人把它藏到床下。他見到久別的母親,心里很激動,上前握住母親的手,親切地問這問那。過了一會兒,他對母親說:“娘,我進來的時候,你們把什么東西藏到床底下了?”母親看瞞不過去,只好說出實情,他聽后,忙說:“娘,您久病臥床,我不能在您身邊伺候,心里非常難過,這褲子應當由我來洗呀,何必藏著呢!”母親聽了很為難,旁邊的人連忙把尿褲拿出來,搶著去洗。他急忙攔住并動情地說:“娘,我小時侯,您不知為我洗過多少次尿褲,今天我就是洗10條尿褲,也報答不了您的養(yǎng)育之恩呀!”說完,他把尿褲和其它臟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凈凈,母親欣慰地笑了。他就是我們所熟悉的陳毅元帥。
如果你身在異鄉(xiāng),遠離父母,不能給父母親做事,那么保護好自己,不讓父母擔憂,也是盡孝。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yǎng),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這告訴我們:一般人所謂不孝的事情有四五件:四肢懶惰,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喝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貪錢財,偏愛妻室兒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縱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因此蒙受恥辱,四不孝;逞勇好斗,危及父母,五不孝。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父母一門心思全在子女心上。作為子女,出門在外時經(jīng)常給父母打個電話、發(fā)條短信報個平安,也是盡孝的體現(xiàn)。身為學生的我們在學校勤奮學習,尊敬師長,放學按時回家,待人溫和而友善,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寬慰。
孝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中華兒女應當弘揚孝道,孝敬父母,讓孝撒滿人間。
上一篇:郭嘉豪《名人傳讀后感》高中作文
下一篇:詹玉峰《尊孝伴我成長》敘事高中作文